br>  謂潮水有大小。
  飄風暴雨不終朝,日中不須臾。
  勢盛者必退也。
  今趙氏之德行,無所施於積,
  無積德而有重功,不可不戒懼也。
  一朝而兩城下,亡其及我哉。
  不忘亡,則不亡之也。
  盧曰:不能積德累行,而以強力下二城。夫物盛必衰,不亡何待耶?故貪不以忻,賢者所以懼。知苟得之所以懼也,然後能積其德矣。
  孔子聞之曰:趙氏其昌乎。夫憂者所以為昌也,戒之深也。喜者所以為亡也。將致矜伐。勝,非其難者也,持之,其難者也。賢主以此持勝,故其福及後世。齊、楚、吴、越皆嘗勝矣,然卒取亡焉,不達乎持勝也。唯有道之主,為能持勝。
  勝敵者皆比國,而有以不能持勝,故危亡及之。
  盧曰:矜功伐能,所以亡也;憂得誡強,所以昌也。賢者以此福及後代,道者以此澤被含生,此之謂持勝。持勝者,持此誡慎,勝彼強梁。唯有道者所能行也。
  孔子之勁,能拓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
  勁者,力也。拓者,舉也。孔力能舉門關,而力名不聞者,不用其力也。
  墨子為守攻,公輸般服,而不肯以兵知。
  公輸般善為攻器,墨子設守能却之,為般所服,而不稱知兵者,不有其能也。
  故善持勝者,以彊為弱。
  得為攻之母也。
  盧曰:夫子之力能舉關,墨子之善能制敵。不以力謀顯而以道德聞者,善此持勝,以彊為弱也。夫藝成者必為人所役,好勝者必遇於彊敵,唯道德仁義者可以役物而興化者也。
  政和:盈而處之以冲,成而處之以缺,持勝之道也。剛而守之以柔,彊而守之以弱,常勝之道也。江河之大也,有損焉。風雨之聚也,有息焉。日之中也,有昃焉。觀諸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惟始於憂勤者終於逸樂,此憂者所以為昌。般樂怠敖者是自求禍,此喜者所以為亡。知此則福及後世,此之謂持勝之道。力足以制眾而無勇功,兵足以勝敵而無威名,柔弱處下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此之謂常勝之道。然常勝之道,是乃所以持勝也。
  范曰:戰勝易,守勝難。故非有道之主不能持勝。
  沖虛至德真經四解卷之十九竟
  沖虛至德真經四解卷之二十
  說符
  宋人有好行仁義者,三世不懈。家無故黑牛生白犢,以問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薦上帝。居一年,其父無故而盲,其牛又復生白犢。其父又復令其子問孔子,其子曰:前問之而失明,又何問乎?父曰:聖人之言,先迕後合。其事未究,姑復問之。其子又復問孔子。孔子曰:吉祥也。復教以祭。其子歸致命,其父曰;行孔子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無故而盲。其後楚攻宋,圍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丁壯者皆乘城而戰,死者太半,此人以父子有疾皆免,及圍解,而疾俱復。
  此所謂禍福相倚也。
  盧曰:夫仁者愛人,義者濟物,三世不息,其於積善深矣。若有其才則招祿,無其才則致福,此餘慶之所鍾也。吉祥之應,為善之徵,克全其生而獲其利。積行之報,豈虛言也哉?
  政和: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則倚伏之理何常之有?唯德厚者福衍,故福生有基而禍亦不來。此宋人之行仁義,所以能因禍致福。
  范曰:福之兆乎物謂之祥,禍之兆乎物亦謂之祥。所謂吉祥者,豈非吉之先見者與?然梱之祥也,其父以為不祥;巫祝所以.為不祥者,神人以為大祥。蓋憂喜聚門,吉凶同域,而禍福之相為倚伏,特未可知也。唯聖人為能知其所以然。
  宋有蘭子者,
  凡人物不知生出主謂之蘭也。
  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踁,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又有蘭子又能燕戲者,
  如今之絕倒投狹者。
  聞之,復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異技干寡人者,謂先僑人。技無庸,適值寡人有歡心,故賜金帛。彼必聞此而進,復望吾賞。拘而擬戮之,經月乃故。
  此技同而時異,則功賞不可預要也。
  盧曰:夫積仁義以守道者,福可全也;恃力技以僥倖,不常祿也。列子兩舉其事,以彰德行之為益耳。
  政和:理無常是,事無常非,顧所遇之時如何耳。乃若執技而不通乎道,尤非所謂可常之道也。君子知分之無常,所以謹於去就。
  范曰:得時者昌,失時者亡。苟騁徼利之心,而昧適時之道,鮮不及矣。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
  伯樂,善相馬者。
  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
  問伯樂之種姓有能相馬繼樂者不?
  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
  馬之良者,可以形骨取也。
  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
  天下之絕倫者,不於形骨毛色中求,故髣髴恍惚,若存若亡,難得知也。
  若此者,絕塵弭。
  言迅速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