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經集註衍義本草序例
  經名:《圖經集註衍義本草序例》。宋·寇宗奭·撰。 五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參校本:《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張氏(卉息)刻晦明軒本,簡稱明軒本。
  目錄
  圖經衍義本草上卷一
  序例上 
  補注 總叔圖經序 開寶重訂序 唐本序 梁˙陶隱居序
  圖經衍義本草上卷二
  序例上
  重廣補注 神農本草并圖經序 雷公炮炙論序
  圖經衍義本草上卷三
  序例上
  衍義總序 
  序例中
  序例下
  圖經衍義本草上卷四
  序例下
  療風通用  風眩 頭面風 中風腳弱 久風濕痺 賊風攣痛 暴風痛癢 傷寒 大熱 勞復 瘧 中惡 霍亂 轉筋 嘔啘 大腹水腫 腸澼下痢 大便不通 小便淋 小便利 溺血 消渴 黃疸 上氣咳嗽 嘔吐 痰飲 宿食 腹脹滿 心腹冷痛 腸嗚 心下滿急 心煩 積聚癥瘕 鬼疰尸 疰驚邪 癲痛 喉痹痛 噎病 梗 齒痛 口瘡 吐唾血 鼻衄血 鼻齆 耳聾 鼻息肉 目赤熱痛 目膚翳 聲喑啞 面皯皰 髮禿落 滅瘢 金瘡 踒折 瘀血 火灼
  圖經衍義本草上卷五
  序例下
  癰疽 惡瘡 漆瘡 癭瘤 瘓瘡 瘻瘡 脫肛 □ 蛔蟲 寸白 虛勞 陰痿 陰□ 囊濕 泄精 好眠 不得眠 腰痛 婦人崩中 經閉 無子 安胎 墮胎 難產 產後病 下乳汁 中蠱 出汗 止汗 驚悸心氣 肺痿 下氣 蝕膿 女人血閉腹痛 女人血氣歷腰痛 女人腹堅脹 解百藥及金石等毒例 服藥食忌例 凡藥不宜入湯酒者
  圖經集註衍義本草序例卷一
  宋通直郎辨驗藥村寇宗奭編撰宋太醫助教辨驗藥村許洪校正
  序例上
  補注總敘
  舊說《 本草經》 神農所作,而不經見,《 漢書· 藝文志》 亦無錄焉。《 平帝紀》 云:元始五年,舉天下通知方術、本草者,在所為駕一封,朝傳遣詣京師。《樓護傳》 稱:護,少誦醫經、本草、方衛數十萬言。本草之名,蓋見於此。而英公李世勣等注引班固叔《 黃帝內外經》 云:本草石之寒溫,原疾病之深淺。此乃論經方之語,而無本草之名。惟梁《七錄》 載《 神農本草》 三卷,推以為始,斯為失矣。或疑其問所載生出郡縣,有後漢地名者,以為似張仲景、華佗輩所為,是又不然也。《 淮南子》 云: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醫方興焉。蓋上世未著文字,師學相傳,謂之本草。兩漢以來,名醫益眾,張機、華佗輩,始因古學,附以新說,通為編述,本草縣是見於經錄。然舊經纔三卷,藥止三百六十五種,至梁· 陶隱居,又進《 名醫別錄》 ,亦三百六十五種,因而注釋,分為七卷。唐顯慶中,監門衛長史蘇恭,又摭其差謬j 表請刊定,乃命司空英國公李世勣等,與恭參考得失,又增一百一十四種,分門部類,廣為二十卷,世謂之《 唐本草》 。國朝開寶中,兩詔醫工劉翰、道士馬志等,相與撰集,又取醫家嘗用有效者一百三十三種,而附益之;仍命翰林學士盧多遜、李防、王祐、扈蒙等,重為刊定,乃有《詳定》 、《 重定》 之目,并鏤板摹行。由是,醫者用藥,遂知適從。而偽蜀孟叔,亦嘗命其學士韓保昇等,以《 唐本圖經》 參比為書,稍或增廣,世謂之《 蜀本草》 今亦傳行。是書自漢迄今,甫千歲,其問三經議著,所增藥六百餘種,收採彌廣,可謂大備。而知醫者,猶以為傳行既久,後來講求,浸多參校;近之所用,頗亦漏略,宜有纂錄,以備頤生驅.疾之用。嘉祐二年八月,有詔臣禹錫、臣億、臣頌、臣洞等,再加校正。臣等亦既被命,遂更研竅。竊謂前世醫工,原診用藥,隨效輒記,遂至增多。概見諸書,浩博難究;雖屢加刪定,而去取非一。或《本經》 已載,而所述粗略;或俚俗嘗用,而太醫未聞。嚮非因事詳著,則遺散多矣。乃請因其疏捂,更為補注。應諸家醫書、藥譜所載物品功用,并從採攘;惟名近迂僻,類乎怪誕,則所不取。自餘經史百家,雖非方餌之急,其問或有參說,藥驗較然可據者,亦兼收載,務從該洽,以副詔意。凡名本草者非一家,今以《開寶重定》 本為正.;其分布卷類、經注雜揉、問以朱墨,并從舊例,不復壓改。凡補注并據諸書所說,其意義與舊文相參者,則從刪削,以避重複;其舊已著見,而意有未完,後書復言,亦具存之,欲詳而易曉;仍每條并以朱書其端,云臣等謹按某書云某事;其別立條者,則解於其末,云見某書。凡所引書,以唐、蜀二本草為先,他書則以所著先後為次第。凡書舊名本草者,今所引用,但著其所作人名日某人,惟唐、蜀本則日唐本云、蜀本云。凡字朱、墨之別,所謂《神農本經》 者以朱字,名醫因《 神農》 舊條而有增補者,以墨字問於朱字;餘所增者,皆別立條,并以墨字。凡陶隱居所進者,謂之《 名醫別錄》 ,并以其注附於末。凡顯慶所增者,亦注其末日唐本先附。凡開寶所增者,亦注其末日今附。凡今所增補,舊經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