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震曰先生竒士也折节师事泰山孙先生拜起必扶侍躬耕徂徕山下葬不葬者七十丧高风笃行有益世教为多惟其志存忧国作为文章极陈古今指切当世自谓我言不用虽获祸死不悔致夏竦軰深憾之几不免身后剖棺之祸悲夫
  董真卿曰徂徕传孙明复学周易口义十卷建本作解义说本王弼旨
  欧阳氏[修]易童子问 宋志三卷 存
  东都事畧修字永叔吉州庐陵人举进士试国子监礼部皆第一遂中甲科嘉佑五年为枢密副使明年拜叅知政事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卒赠太子太师谥文忠修于六经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多古人所末见有易童子问三卷诗本义十四卷
  施徳操曰欧阳公论易谓文言大系皆非孔子所作乃当时易师为之韩魏公心知其非然未尝与辨但对欧阳公终身不言易
  陈振孙曰欧阳永叔撰设为问答其上下卷专言系辞文言说卦而下皆非圣人之作
  程逈曰陆希声深病卦辞之不类輙欲去取欧阳公童子问王景山儒志亦疑于易文圣人之言固难知也谓不类非也
  朱子曰欧阳作易童子问正王弼之失数十事然因图书之疑并系辞不信此是欧公无见处
  公之孙谦益曰初公作易或问三篇第二篇论卦爻彖象其后删去别作一篇论系辞集所载是也元论卦爻彖象一篇诸本皆不载恐遂弃遗今编入外集王应麟曰欧阳公以河图洛书为怪妄东坡云着于易见于论语不可诬也南丰云以非所习见则果于以为不然是以天地万物之变为可尽于耳目之所及亦可谓过矣苏曽皆欧阳公门人而议论不苟同如此
  胡一桂曰易之不可无十翼审矣欧阳公乃致疑于其书童子问中直以系辞与文言为非夫子作是何其无见于易一至此耶
  张氏[巨]易解 续通考十卷 佚
  欧阳修序曰易之为书无所不备故其为说者亦无所不有盖滞者执于象数以为用通者流于变化而无穷语精微者务极于幽深喜夸诞者不胜其广大苟非其正则失而皆入于贼若其推天地之理以明人事之始终而不失其正则王氏超然逺出于前人惜乎不幸短命而不得卒其业也张子之学其勤至矣而其说亦详焉其为自序尤多所发明昔汉儒白首一经虽孔子亦晚而学易今子年方壮所得已多而学且不止其有不至者乎
  王圻曰巨武进人从胡瑗游嘉佑中举明经荐为国子监直讲王安石新法行巨乃引去时论高之
  毘陵志张巨字微之擢嘉佑二年第与蒋之竒胡宗愈丁隲为四友学易于欧阳公易解十卷公为之序
  赵氏[承庆]周易注 二十卷 佚
  杨杰撰碑畧曰天水郡公承庆字佑之秦悼王之孙武信军节度使追封循国公谥康简生平博览坟典尝注易二十卷极天人性命之理天子览而嘉叹赐以金币国朝以来宗室著述自公始也
  鲍氏[极]周易重注 宋志十卷 佚
  朱震曰鲍极论卦变之义曰遯阴长之卦邪道并兴圣人易一爻而成无妄欲以正道止其邪也
  胡一桂曰周易重注十卷治平中建昌军司户鲍极撰右司谏郑獬表进秘阁校理钱藻序宣和中秘书少监孙近重行改定取赞附经之末以全一家之书
  孙氏[载]易释解 五卷[姑苏志作五十卷] 佚
  龚明之曰孙载字积中昆山人举治平二年进士及第大观中迁朝议大夫着易释解五卷
  叶氏[昌龄]周易图义 宋志二卷 未见
  中兴书目二卷治平中叶昌龄撰以刘牧钩隐图之失遂着此书凡四十五门
  胡一桂曰昌龄钱唐人治平中职方员外郎
  按郑氏艺文畧有叶子长易义二卷当即昌龄之字
  王氏[晳]周易衍注 四卷
  周易纲旨 二十篇 俱佚
  胡一桂曰晳为兵部郎中集贤校理周易衍注四卷周易纲旨二十篇名卦在第二谓伏羲作八卦则八卦之名伏羲所制也因而重之则六十四卦盖亦然也或假其象或举其义或以一言而定或以二字而成随义象名之也蔡攸上其书曰晳着易衍注又撮纲要成此书其论名易之义信能不惑于多岐者末有脱误一篇大率稽述郭京范谔昌之说间出己意断以去取
  石氏[牧之]易解 佚
  绍兴府志石牧之字圣咨新昌人庆厯二年进士试校书郎移天台令时王安石知鄞陈襄知仙居号江东三贤后知温州
  按赵清献公集有温守石牧之以诗见寄次韵之作
  李氏[畋]易义 佚
  晁公武曰畋蜀人张咏客也与范镇友善熙宁中致仕归编该闻録
  宋史张咏传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四川总志李畋字渭父华阳人淳化中登第知荣州尝着孔子弟子传赞六十卷
  罗氏[适]易解 佚
  台州府志罗适字正之宁海人治平中进士提点两浙刑狱
  王氏[存]易解 佚
  宋史新编王存字正仲丹阳人登进士第累迁尚书左右丞进资政殿学士吏部尚书
  按王氏易解宋志不载见尤氏遂初堂书目
  朱氏[长文]易意 佚
  张景修志墓曰乐圃先生朱伯原讳长文擢嘉佑四年进士第为苏州教授歴五考召为太学博士改宣徳郎除秘书省正字兼枢密院编修文字伤足不果仕安贫乐道因旧圃葺台榭池沼竹石花木有幽人之趣太守章伯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