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篇】音夜。

郶 【備考】【酉集】【邑字部】 郶 【龍龕】同部。

【午集中】【皮字部】 【廣韻】【集韻】□於驚切,音英。【玉篇】靑貌。 又【廣韻】【集韻】【正韻】□於亮切,音怏。義同。又靑血也。一曰面蒼。

【未集下】【臼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房越切,音伐。【廣韻】舂米。【韻會】舂也。又【集韻】芳廢切,音肺。又房廢切,音吠。義□同。

釖 【戌集上】【金字部】 釖 【集韻】與刀同。

郡 【酉集下】【邑字部】 郡 【唐韻】渠運切【集韻】【韻會】【正韻】具運切,□羣去聲。【釋名】郡,羣也。人所羣聚也。【韻會】《說文》云: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爲百縣,縣有四郡,是縣大而郡小也。秦幷天下,置三十六郡,以統其縣。漢遂因之。自隋唐以來,廢置不一。宋元設府于州,明制屬州於府,而郡之名遂廢。

郢 【酉集下】【邑字部】 郢 【唐韻】以整切【集韻】【韻會】以井切【正韻】庾頃切,□音穎。【說文】楚都,在南郡江陵北十里。【公羊傳宣十二年】邲之戰,子重諫曰:南郢之與鄭,相去數千里。◎按《六書故》云:郢,楚所都,今爲江陵府江陵縣。子西遷郢於鄀,楚考烈王自□徙壽春,亦命曰郢。名雖同而地則異也。 又【字彙補】節氣名。【管子幼官篇】十二小郢,十二中郢。 又叶以成切,音盈。【應劭風俗通】干木息偃以籓魏,包胥重繭而存郢。管氏朱絃而三歸,平仲辭邑以濯纓。 或省作□。

郣 【酉集下】【邑字部】 郣 【唐韻】蒲没切【集韻】薄没切,□音勃。【說文】郣海,地名。 又地之起者曰郣。 又【正字通】通作渤。渤澥,海名。《前漢武帝紀》作海,《封禪書》作海,《揚雄傳》作勃解,皆轉寫之譌耳。 又叶皮列切,音別。【鮑昭樂府】築山擬蓬壷,穿池類溟郣。選色徧齊代,徵聲匝邛越。

郤 【酉集下】【邑字部】 郤 【唐韻】綺戟切【韻會】【正韻】乞逆切,□音□。【說文】晉大夫叔虎邑。 又姓。【正韻】晉大夫郤獻子之後,與郄通。 又仰也。【儀禮士昏禮】贊啓會郤于敦南。【疏】郤,仰也。謂仰于地也。 又與□通。【禮曲禮】諸侯相見於郤地曰會。【註】郤地,謂閒□之地。 又骨肉之交也。【莊子養生主】批大郤,導大窽。 又怨□也。【史記項羽紀】令將軍與臣有郤。◎按《正韻》从□,□音其虐切,非山谷之谷。从□从阝爲隙,从谷从卩爲卻,形雖似而實不同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宜戟切【集韻】仡戟切,□音逆。綬維也。【類篇】縌,或省文作□。

郦 【酉集下】【邑字部】 酈 【廣韻】呂支切【集韻】鄰知切,□音麗。地名。【春秋僖元年】敗莒于酈。【註】魯地。 又【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音歷。亦地名。【前漢高帝紀】偕攻析、酈,皆降。【註】酈,卽菊潭縣。【地理志】屬南陽鄧州內鄕縣。 又姓也。【前漢高帝紀】酈食其爲里監門。【註】音歷異基。

郧 【酉集下】【邑字部】 鄖 【廣韻】【韻會】【正韻】□于分切,音云。國名。【說文】漢南之國。【左傳桓十一年】鄖人軍于蒲騷。【註】鄖國,在江夏雲社縣東南有鄖城。 又衞地。【左傳哀十一年】衞太叔疾死,□于鄖。 又姓。 或省作。詳前字註。

部 【酉集下】【邑字部】 部 【廣韻】【正韻】裴古切【集韻】【韻會】伴姥切,□音蔀。【集韻】總也,統也。【前漢地理志】凡十三部置刺史。【後漢宗室傳】柱天都部。【註】柱天者,若天之柱。都部者,都統其衆也。 又【廣韻】署也,六卿之署曰六部。 又分也。【荀子王霸篇】名聲部發於天地之閒。【註】部,猶分布。言聲稱四溢也。 又【正韻】部曲也。【前漢李廣傳】行無部曲。【註】將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侯一人。廣尚□易,不立部曲也。 又星辰布列亦曰部。【史記歷書】分其天部。【註】分部二十八宿爲距度也。 又五行謂之五部。【前漢律歷志】起五部。【註】五部,謂金木水火土也。 又書分四部。【正字通】晉李充爲著作郞,刪定典籍,以類相從,分五經爲甲部,史記爲乙部,諸子爲丙部,詩賦爲丁部,甚有條貫,祕閣以爲永制。《唐書藝文志》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爲次,因充制也。 又星名。【晉書天文志】北斗七星,七曰部星,亦曰應星主兵。 又【字彙補】斗蓋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部長二尺。 又與棓同。大杖也。【淮南子說山訓】羿死桃部。 又百部,藥名。蔓生,根多百十相連。一名野天門冬。 又【唐韻】蒲口切【集韻】【韻會】薄口切,□音培,讀與剖近。部婁,小阜也。【左傳襄二十四年】部婁無松柏。 又【字彙補】府九切,音否。【闞駰十三州志】諺云:仕宦不偶値冀部。考證:〔【前漢地理志】置刺史部十三州。〕 謹照原文改凡十三部置刺史。〔【晉書天文志】北斗七星,七曰部星,亦曰應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