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又名江魚爲公魚。

【丑集下】【女字部】 【字彙補】同婆。【楞嚴經】犍闥城。

池 【巳集上】【水字部】 池 【廣韻】直離切【集韻】【正韻】陳知切【韻會】除知切,□音馳。【說文】治也。孔安國曰:停水曰池。【周禮秋官】雍氏掌溝瀆澮池之禁。【註】謂陂障之水道也。【禮月令】毋漉陂池。【註】畜水曰陂,穿地通水曰池。 又城塹曰溝池。【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班固西都賦】呀周池而成淵。【註】城有水曰池。 又朝夕池,海也。【枚乗諫吳王書】游曲臺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註】蘇林曰:以海水朝夕爲池。 又咸池,天神也。【東方朔七諫】屬天命而委之咸池。 又咸池,黃帝樂名。又堯樂名,大咸亦曰咸池。【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咸池以祭地示。【註】咸池,大咸也。【禮樂記】咸池備矣。【註】咸,皆也。池之爲言施也。言德之無不施也。 又咸池,星名。主五穀。見【史記天官書】。 又亢池,星名。在亢北。主度送迎之事。見【甘氏星經】。 又【爾雅釋樂註】琴上曰池,言其平。下曰濵,言其服。 又棺飾。【禮檀弓】池視重霤。【疏】池者,柳車之池也。織竹爲之,形如籠,衣以靑布,以承鼈甲,名之爲池,象重霤方面之數。 又【小爾雅】埋柩謂之殔,殔坎謂之池。 又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 又道家名腎中偃月爐爲玉池。【黃庭經】玉池淸水灌靈根,審能行之可長存。 又心之別名爲中池。【黃庭經】中池有士衣赤衣,田下三寸神所居。 又裝潢家以卷縫罅處爲玉池。【楊愼墐戸錄】古裝裱卷軸,引首後以綾黏者曰贉,唐人謂之玉池。 又差池,飛貌。【詩邶風】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又黃池,地名。【春秋哀十三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 又天池,山名。在南陽。 又州名。【廣輿記】池州府,漢屬丹陽,三國吳爲石城侯邑,隋曰秋浦,曰池陽,唐宋曰池州。 又姓。漢中牟令池瑗。見【風俗通】。 又【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唐何切【正韻】湯何切,□音駝。與沱通。【說文】江別流也。 又虖池,水名。在幷州界。【周禮夏官職方氏】幷州,其川虖池。【註】虖池,出鹵城。池,徒多切。◎按禮器作惡池,山海經作滹沱,戰國策作呼沲,詛楚文作惡駝,音義□同。 又陂池,或作坡陁。【刋謬正俗】陂池讀如坡陁,猶言靡迤耳。 又【楚辭九歌】與汝沐兮咸池,晞子髮兮陽之阿。【揚雄羽獵賦】相與集於靖冥之館,以臨珍池。灌以岐梁,溢以江河。【註】池□讀沱。 又【正韻】直列切,音徹。【禮檀弓】主人旣祖塡池。【註】塡池當讀爲奠徹。考證:〔【枚乗諫吳王書】游曲臺臨上路,不知朝夕之池。〕 謹照原文知改如。〔【揚雄羽獵賦】相與集於靑冥之館,以臨珍池。灌以岐梁,隘以江河。〕 謹照原文靑改靖。隘改溢。

汤 【巳集上】【水字部】 湯 【唐韻】土郎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郎切,□音鏜。【說文】熱水也。【楚辭九歌】浴蘭湯兮沐芳。 又水名。【山海經】上申之山,湯水出焉。又【水經注】江水,東逕瞿巫灘,左則湯谿水註之,源出朐忍縣北。 又谷名。【張衡南都賦】湯谷涌其後。 又州名。【韻會】廣南化外,唐置湯州,天寶時爲湯泉郡。 又縣名。【廣輿記】湯隂縣,屬彰德府。 又【書虞書疏】除殘去虐曰湯。馬融又云:雲行雨施曰湯。又【風俗通王霸篇】湯者,攘也,昌也。言其攘除不軌,天下熾盛。 又【廣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湯湯,流貌。一曰波動之狀。【詩大雅】江漢湯湯。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浪切,音儻。熱水沃也。【禮月令】如以熱湯。 又【集韻】余章切,音陽。與暘同。暘谷,日所出也。亦作陽。【淮南子天文訓】日出于湯谷。 又【廣韻】他浪切,音盪。與蕩通。【詩陳風】子之湯兮。【傳】湯,蕩也。【箋】言游蕩無不爲也。 又與盪同。【前漢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謂大湯。 又【韻補】叶透空切,音通。【東方朔七諫】何靑雲之流瀾兮,微霜降之蒙蒙。徐風至而徘徊兮,疾風過之湯湯。考證:〔【楚辭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 謹按原文華字屬下爲句不連芳讀,謹省華字。

汥 【巳集上】【水字部】 汥 【唐韻】【集韻】□章移切,音支。【說文】水都也。一曰水分流也。 又【廣韻】渠基切【集韻】翹移切,□音奇。義同。 又【廣韻】【集韻】□奇寄切,音芰。水戾也。 又【集韻】平義切,音被。義同。

汦 【巳集上】【水字部】 汦 【唐韻】直尼切【集韻】陳尼切,□音墀。【說文】著止也。 又【蔡邕釋誨】皇道惟融,帝猷顯丕。汦汦庶類,含甘吮兹。【註】汦汦,齊貌。 又【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音只。義同。 又【集韻】與坁通。

汧 【巳集上】【水字部】 汧 【正字通】與汧同,俗省。【唐韻】【正韻】苦堅切【集韻】【韻會】輕煙切,□音牽。水名。【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