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志】宋之科目有進土,有諸科,有武舉,常選外又有制科,有童子舉,而進士得人爲盛。 又黃目,周彝名。【禮明堂位】鬱尊用黃目。 又暉目,鴆鳥也。【淮南子繆稱訓】暉目知晏。【註】晏,無雲也。天將晏靜,暉目先鳴。 又比目,魚名。不比不行。亦謂之鰈。見【爾雅釋地】。 又橫目,傅草別名。鬼目,苻草別名。俱見【爾雅釋草】。 又海外有一目國,一目中其面而居。見【山海經】。 又天目,山名。【元和地志】上有兩峰,峰頂各一池,若天左右目。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河目縣,屬幷州。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目州隷隴右道。 又姓。【潛夫論】目夷氏,子姓,宋微子後。 又目宿,草名。通作□。【前漢西城傳】馬耆目宿。【史記大宛傳】作苜蓿。 又叶莫筆切,音密。【夏侯湛抵疑】心有窮志,貌有飢色。吝江河之流,不以躍舟船之檝。惜東壁之光,不以寓貧婦之目。

盯 【午集中】【目字部】 盯 【廣韻】直庚切【集韻】除庚切,□音棖。【玉篇】□盯,視貌。【廣韻】直視也。【孟郊城南聯句】眼瞟强盯□。 又【集韻】【韻會】□抽庚切,音撐。又【廣韻】【集韻】□張梗切,朾上聲。又【集韻】豬孟切,朾去聲。義□同。 【類篇】或作。【集韻】與瞠同。或作瞪。

盰 【午集中】【目字部】 盰 【唐韻】【集韻】□古旱切,干上聲。【說文】目多白也。 又張目也。【白虎通】盰目□兵,天下富昌。 又人名。【後漢西羌傳】隴西太守劉盰。 又【廣韻】古按切【集韻】【韻會】居案切【正韻】古汗切,□干去聲。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篠字之譌。【庾信宿國公□】浮于江海,達于淮泗。□簜旣敷,瑤琨卽序。

盱 【午集中】【目字部】 盱 【唐韻】況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音吁。【說文】張目也。【六書故】張目企望者,必猶豫不進也。【揚子方言】燕代朝鮮冽水謂黸瞳子爲盱。【註】謂舉眼也。【易豫卦】盱豫悔。【註】上視也。【前漢王莽傳】盱衡厲色。【註】眉上曰衡。盱衡,舉眉揚目也。 又【爾雅釋詁】憂也。【詩小雅】云何其盱。【鄭箋】病也。【朱傳】望也。 又盱盱,張目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盱盱然。 又視周章貌。【莊子寓言篇】而睢睢盱盱,而誰與居。 又【博雅】睢睢盱盱,元氣也。 又【集韻】睢盱,小人喜悅貌。 又質朴之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鴻荒朴略,厥狀睢盱。 又縣名。盱眙,屬臨淮郡。又盱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漢,□見【前漢地理志】。 又通作訏。【詩鄭風】洵訏且樂。【註】洵,訏樂貌。韓詩作恂盱。【前漢地理志】亦作恂盱。【註】恂,信。盱,大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盱,虺牀。【註】蛇牀也。一名馬牀。 又姓。【集仙傳】漢盱烈,豫章人。【墉城集】有盱母。【萬姓統譜】或从目从干,音幹。 又人名。【公羊傳昭三十一年】顏夫人有子,名盱。【註】盱,又許孤反。本或作□。一音夸。 又【集韻】雲俱切,音于。亦蛇牀也。與□同。 又【集韻】荒胡切,音呼。亦張目也。與□同。

盲 【午集中】【目字部】 盲 【唐韻】武庚切【集韻】【正韻】眉庚切【韻會】眉切,□音蝱。【說文】目無牟子。【釋名】盲,茫也,茫茫無所見也。【淮南子泰族訓】盲者,目形存,而無能見也。 又盲風,疾風也。【禮月令】仲秋盲風至。 又【正韻】巫放切。與望同。【周禮天官內饔】豕盲眂而交睫腥。【註】盲,當爲望。【禮內則】作望視。 又叶謨郞切,莽平聲。【荀况佹詩】天地易位,四時易鄉。列星隕墜,旦暮晦盲。 又叶謨蓬切,音蒙。【老子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越絕書】內視者盲,反聽者聾。 【集韻】或作瞢朚□。考證:〔【淮南子泰俗訓】盲者,目形存,而無能見也。〕 謹按盲者二句見泰族訓,謹照原書改泰族訓。

瘃 【午集中】【疒字部】 瘃 【唐韻】陟玉切【集韻】【韻會】珠玉切,□音劚。【說文】中寒腫覈。【玉篇】手足中寒瘡也。【正韻】寒瘍。【前漢趙充國傳】手足皸瘃。【註】文穎曰:瘃,寒創也。【又】霜雪疾疫,瘃墯之患。【註】謂因寒瘃而墮指。【正字通】今俗呼足跟凍瘡曰竈瘃。【玉篇】或作□。

瘅 【午集中】【疒字部】 癉 【唐韻】丁榦切【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音旦。【說文】勞病也。【書畢命】彰善癉惡。【傳】明其爲善,病其爲惡。【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註】癉疽,惡創。【疏】癉,勞病也。 又黃病。【前漢嚴助傳】南方暑濕,近夏癉熱。【註】師古曰:癉,黃病。音丁幹反。 又與僤同。亦作□。【詩大雅】下民卒癉。【傳】癉,病也。【釋文】癉,本又作僤。沈本作□。 又【唐韻】【集韻】【韻會】丁賀切【正韻】丁佐切,□音跢。義同。 又【爾雅釋詁】癉,勞也。【釋文】丁賀反。 又【博雅】癉,苦也。【釋文】多賀反。 又【廣韻】【正韻】丁可切。【集韻】【韻會】典可切,□音嚲。【廣韻】勞也。怒也。【正韻】亦作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