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本磨灭,不异真古碑。)

  徐锴通释 (四十卷。当与许氏本相参首尾,分六书甚详,末卷辩阳冰差误。)

  张有复古篇 (载古今异文字,不可以为字少。)

  张有五声韵谱 (五卷。无误。)

  夏竦古文四声韵 (五卷。前有序并全衔者佳,别有僧翻本,字多无据,且不与款识合,不可用。)

  高氏五书韵总 (五卷。篆、隶、真、行、草五体俱备,可助初学,间有差处。)

  林罕偏傍小说 (三卷。言隶与篆相通,亦自可采,但有数说与说文悖,却系阳冰变法,是字上从,巴字从已加点之类。)

  续千文 (葛刚正虽近人,然字法极好。有两续本不可无,别有伪本不佳。)

  汉隶字源 (六卷。字法最好。洪氏本有碑目在前。)

  隶韵 (二册。闽中刻本字体不佳。)

  碑文隶韵(十卷。刘球编,外一卷纪源。)

  隶释 (二十七卷。并隶续十卷,通作一部。皆汉碑释文。隶续画诸碑形及墓壁画像,其碑多圭首或笏首,上有垂虹,或题处偏僻,画则如影象形浑黑。)

  佐书 (姑苏颜氏本,字多而无法。)

  啸堂集古录 (一百纸,王俅集也。中有古印文数十,其一曰夏禹,系汉巫厌水灾法印,世传度水佩禹字。此印乃汉篆,所以知之。又一印曰孔夫音误,是孙兹二字。又有滕公墓铭,郁郁作两字书,且妄为剥落状。然考之古法,叠字只作二小画附其下,秦时大夫犹只以夫字加二小画,况此叠文者乎?伪无疑矣。)

  ──右古文篆隶

  力命 克捷 宣示帖 钟繇

  乐毅 画赞 黄庭 霜寒 王羲之

  洛神赋 王羲之

  曹娥 遗教 羊叔子碑 六朝

  瘗鹤 旧馆坛 陶弘景

  千字文 (智永书。梁武帝得羲之千字,令周兴嗣次之,自尔书家每以是为程课。智永尝写八百本,谓以千字经心则手自应,手和心得,可与入道。)

  孔子庙 (虞世南)

  醴泉 化度 虞恭公 皇甫碑 欧阳询

  哀册 圣教 褚遂良

  郎官 张旭

  麻姑坛 放生池 中兴颂 颜真卿

  陀罗尼 柳公权

  ──右真书

  丙舍 吴人 羸顿 雪寒 长风 钟繇

  兰亭 极寒 毒热 慈荫 官奴 晚雪 来禽 奉橘 快雪 羲之

  地黄 岁终 卫军 阿姨 鹅群 岁尽 夏日 奉对 思恋 天宝 吴兴山阴 黄门 东家 转胜 相过 鹅还 触事 夏节 恨深 黄蓍 石N 络绎月内 尊体 献之

  八月五日 (谢安)

  枯树赋 星霜 (褚遂良)

  岳麓 娑罗树 云麾 东林寺 (李邕)

  玄静先生碑 (张从申)

  ──右行书

  十七帖 (羲之)

  千文 (张旭)

  自叙千字 (怀素)

  ──右草书

  以上并举其要,必所当究者。若欲名家,尤以博览为贵也。

  绛帖评 姜尧章作,审订深妙。

  禊帖偏傍考 尧章作

  法帖谱系

  翰墨志

  法帖刊误元章书史
卷二・字源

  图书既出,书道尚矣,固知文字之始非特仓颉也,后世作者皆乘时而增损之。然宇内万国,文字,皆异,其源未能详诘也。尝览竺典云:造书之主凡三人,曰梵,曰伽卢,曰仓颉。梵者光音天人也,以梵天之书传于印土,其书右行。伽卢创书于西域,其书左行,皆以音韵相生而成字,诸蕃之书皆其变也。其季仓颉居中夏,象诸物形而为文,形声相益以成字,其书下行。未知其说果何所据也。因而考之,盖西方以音为母,华夏以文为基。诸国之风土语音既殊,而文字遂亦各异,溯流穷源,其法似不出乎此三者也。呜呼,制书以载言,因言以达意,意苟相符则言可忘,言假以传而书非定法。古之至人由其习俗之殊随宜而制作,虽东西各源而传理实一。古今迁变,而华质靡常,夫岂人力所能及哉。今以华梵创书之旨列之于篇。

  华文

  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方、舆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以统事务,繁饰既萌,易以书契,百工以义,万民以察,盖取诸。自仓颉创始,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其书总有六义:一曰指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在上为上,在下为下。二曰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