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房事不节,致伤胞系
也。若脉缓,遇天阴,或久坐而痛者,湿热也。腰重如带物而冷者,寒湿也。脉大而痛不已者,肾虚也。脉涩
而日轻夜重者,气血凝滞也。脉浮者,为风邪所乘。脉实者,闪挫也。若临月腰痛,胞欲脱肾,将产之候也。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

<篇名>妊娠腰痛分证用药之法

属性:薛立斋曰∶前证若外邪所伤,用独活寄生汤。劳伤血气,八珍汤加杜仲、砂仁、胶、艾。脾肾不足,前药
内加白术、骨脂。气血郁滞,紫苏饮加枳、桔。肝火动,小柴胡汤加白术、枳壳、山栀。肝脾郁结,归脾汤加
柴胡、枳壳。
慎斋按∶以上四条,序胎前有腰痛之证也。妊娠腰痛,有外感有内伤。《大全》主于风冷,石山主于血
滞,此客邪有余病也。
正宗以劳力房事论妊娠腰痛,则又悉病机之要矣。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

<篇名>妊娠小腹痛属风寒相抟

属性:《大全》曰∶妊娠小腹痛,由胞络虚,风寒相抟,痛甚亦令胎动。
慎斋按∶以上一条,序胎前有小腹痛之证也。小腹为足厥阴肝经部分,是经或阴血不足,或郁怒气滞,皆
足致小腹痛之证。况胎系于肾,肾肝同病。《大全》论风寒相抟,止就外邪一端言之耳。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

<篇名>妊娠经来为激经属阳微不足

属性:王叔和曰∶妇人月经下,但为微少,师脉之,反言有躯,其后审然,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阴阳俱平,
荣卫调和,按之则滑,浮之则轻,阳明少阴,各如经法,身反洒淅,不欲食,头痛心乱,呕吐,呼则微数,
吸则不惊,阳多气溢,阴滑气盛,滑则多实,六经养成,所以月见。阴见阳精,汁凝胞散。散者损堕。设复阳
盛,双妊二胎。今阳不足,故令激经也。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

<篇名>妊娠经来属血盛有余

属性:娄全善曰∶妊娠经来不多,饮食精神如故,六脉和缓,滑大无病者,血盛有余也。儿大能饮,自不来矣。
慎斋按∶以上二条,序胎前经来,有有余不足之分也。胎前下血,则名漏胎。妊娠经来,则名激经。漏胎
则无时而下,激经则有时而至。叔和主于阳微不足,全善主于血盛有余,当以人禀之强弱参之。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

<篇名>妊娠胎漏下血为症病

属性:《金匮要略》曰∶妇人宿有 病,经断未及三月,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 痼害。妊娠六月动者,
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 也。所以血不止者,其 不去故也。当下其 ,桂枝茯苓丸主之。
徐忠可曰∶妇人行经时,遇冷则血留而为症。 者,有形可征。然 病女人恒有,或
不在子宫,则行经受胎,经断即是孕矣。未及三月,将三月也。既孕而见血,谓之漏下。未及三月,漏下不止,
则养胎之血伤,故胎动。假使胎在脐下,则直欲落矣。今在脐上,是每月凑集之新血,因 气相妨而为漏下,
实非胎病,故曰 痼害。痼者,宿疾也。害者,累之也。至六月胎动,此宜动之时,但较前三月,经水利时,
胎动下血,则已断血,三月不行,复血不止,是前之漏下,新血去而 反坚牢不去,故须下之为安。药用桂枝
茯苓汤者,桂、芍,一阴一阳,茯苓、丹皮,一气一血,调其寒温,扶其正气;桃仁破恶血,消 瘕,不嫌伤
胎者,有病病当之也。且 之初,必因于寒,桂能化气,消其本寒。 之成,必挟湿热为窠囊,茯苓清湿气,
丹皮清血热,芍药敛肝血而扶脾,使能统血,养正即所以去邪也。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

<篇名>妊娠胎漏下血属荣经有风

属性:《产孕集》曰∶有妊妇月信不绝,而胎不损,向产科熊宗古,答曰∶妇人血盛气衰,其人必肥。既娠后,
月信常来而胎不动。若便以漏胎治之,则胎必堕。若不作漏胎治,其胎未必堕。今推宗古之言,诚有旨也。巢
氏云∶妇人经闭不利,别无所苦,是谓有子。以经血蓄之养胎,壅为乳汁也。有子后,蓄以养胎矣,岂可复散
动耶。所以然者,有妊而月信每至,亦未必因血盛也。妇人荣经有风,则经血喜动,以风胜故也。荣经既为风
所胜,则所下者,非养胎之血。若作漏胎治,必服保养补胎药,胎本不损,强以药滋之,是实实也,其胎终堕
宜矣。若医者知荣经有风之理,专以一药治风,经信可止,或不服药,胎亦无恙。然亦有胎本不固,因房室不
节,先漏而后堕者,须作漏胎治,又不可不审也。
按∶肝经有风,致血得风而流散不归经,以一味防风丸。若肝经有热,致血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