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女科指要
书名:女科指要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卷一

<篇名>经候门

属性: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女子十四岁而肾气充,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三旬一至者,象月
之盈亏也。冲任之脉起于少阴,为经血之宗,脾为主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胃为水谷之海,生血之大源。外无
风寒暑湿之侵,内无七情郁结之扰,则经气清和而气振血盈,乃能及时孕子。如经行受邪,则经气错乱,血液凝
泣而经闭腹痛、潮热咳嗽,鼻衄吐血,泄泻白淫,渐成劳瘵。若经后受邪,当与产后同论。



<目录>卷一\经候门

<篇名>经闭

属性:月事不来者,胞之络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或寒闭其经,热壅其络,痰
凝子宫,气滞胞脉而血瘀血枯皆能令女子经闭。



<目录>卷一\经候门

<篇名>经闭

属性:肾脉微涩为不月,肝脉紧涩为经闭,滑数热壅,细涩寒疵。



<目录>卷一\经候门

<篇名>经闭

属性:调经必先去病,血热者,宜清凉以利血脉;血寒者,宜温热以资化源;血瘀者,宜破宜消;血枯者,宜润宜补。



<目录>卷一\经候门

<篇名>经闭

属性:主以四物汤,血滞换赤芍加延胡索,热加山栀、丹皮,寒加炮姜、肉桂,瘀加桃仁、五灵脂,虚加阿胶、
黄明胶,风加荆芥、防风,湿加苍术、白芷,暑加香薷、藿香,气滞加木香、香附。



<目录>卷一\经候门

<篇名>经闭

属性:\x四物汤\x
治血虚经闭脉虚涩者。
熟地(五钱) 白芍(二钱,酒炒) 川芎(一钱) 当归(三钱)
水煎去渣温服。
经血虚少,冲任欠盈,不能应时而下,故月经不至,是为虚闭焉。熟地补阴滋血,白芍敛阴和血,当归养经
中之血以资冲任,川芎行血中之气以通经脉也。水煎温服,务使血荣经润,则沟满渠通而月事必应时而下,岂复
有虚闭之患乎。
\x玉烛散\x
治胃热血枯经闭、便结,脉洪涩者。
生地(五两) 当归(三两) 白芍(一两半,炒) 川芎(一两) 大黄(三两) 芒硝(一两半)
甘草(一两)
制为散,水煎四钱,去渣食前服。
血液干枯,经脉壅闭,故胃气结热而大便燥结,月事不来焉。调胃承气汤力能泻热通肠。四物汤功 养血润燥,
合之以治燥热经闭。为散水煎,使胃热顿化,则经气清和而经血自生,经脉荣润,何有血枯经闭之患哉。
\x三和汤\x
治心火上行,胞脉闭塞,月信不通,脉涩数者。
生地(五钱)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半) 川芎(一钱) 连翘(一钱半) 栀子(一钱半) 黄芩
(二钱) 朴硝(一钱) 薄荷(一钱半,泡) 甘草(一钱)
水煎去渣温服。
劳心耗血,心火上行,故胞脉闭塞,月事不能下通焉。凉膈散以导热清心,四物汤以养血通闭,调胃承气
汤以下热滋干,故曰三和,以和其不和也。水煎温服,使心火下降则肾水上朝而津液得全,胞脉无闭塞之患,
月事无不通之虞矣。
\x二黄散\x
治经脉不通,脉数涩者。
大黄(三两) 生地(六两)
制为散,好酒下三钱。
血热肠枯,津液燥结,故能食肌消,经脉不能通利焉。大黄破瘀结以泻热通经,生地凉血热以滋阴化结,
为散酒调,使结化热除,则阴血得滋而经脉无不通之患矣。
\x二气丸\x
治经闭脉数涩,左右强弱不调者。
大黄(四两末) 当归(一两末) 白芍(二两末,酒炒)
先以大黄煎汁去渣熬膏入药末和丸,淡醋细嚼三钱,米饮漱口咽下。
热瘀不清,经血暗耗,故经脉闭遏月事不行焉。当归养既耗之血,白芍敛热伤之阴,大黄净汁熬膏入药丸
服,醋以引之入肝,饮以漱之和胃,使热化血荣,则冲任蓄泄有权,何患经闭不通乎。
\x五补丸\x
治胞脉虚闭,月事不来,脉虚涩者。
熟地(二两) 人参(二两) 牛膝(一两) 茯苓(一两) 地骨皮(一两)
制为末,炼蜜丸,好酒温服三钱。
气虚不能鼓运荣血而胞脉闭遏,血气暗耗,故月事不来焉。人参补心气兼生血脉,熟地补心阴能滋冲任,
茯苓清治节以化气,骨皮退肌热以资营,复需牛膝之下行,以通经气之虚闭也。炼蜜以丸之,醇酒以行之,使阳
春焕发,则沟满渠通而胞脉无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