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傅青主女科歌括
书名:傅青主女科歌括
作者:傅山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青主先生于明季时,以诸生伏阙上书,讼袁临侯冤事,寻得白。当时义声动天下,《马文甬义士传》比之
裴瑜、魏邵。国变后,隐居崛HT 山中,四方仰望丰采。己未鸿词之荐,先生坚卧不赴,有司敦促就道,先生卒守介节,
圣祖仁皇帝鉴
其诚,降旨∶傅山文学素着,念其年迈,从优加衔,以示恩荣。遂授内阁中书,听其回籍。盖其高尚之志,已久为圣
天子所心重矣。而世之称者,乃盛传其字学与医术,不已细哉!字为六艺之一,先生固尝究心。若医者,先生所以晦迹
而逃名者也,而名即随之,抑可奇矣。且夫医亦何可易言。自后汉张仲景创立方书以来,凡二千年,专门名家,罕有穷
其奥者。先生以余事及之,遽通乎神。余读《兼济堂文集》并《觚剩》诸书,记先生秩事∶其诊疾也微而臧;其用方也
奇而法,有非东垣、丹溪诸人所能及者。昔人称张仲景有神思而乏高韵,故以方术名。先生即擅高韵,又饶精思,贤者
不可测如是耶!向闻先生有手着女科并产后书二册,未之见也。近得抄本于友人处。乙酉适世兄王奎章来省试,具道李
子缉中贤。至丙戌冬,果寄资命付剞劂,甚德事也。故乐为序而行之,并述先生生平大节,及圣朝广大之典,不禁为之
掩卷而三叹也。
\x道光丁亥夏五月丹崖张凤翔题\x



<目录>

<篇名>序

属性:执成方而治病,古今之大患也。昔人云∶用古方治今病,如拆旧屋盖新房,不经大匠之手,经营如何得宜。诚哉是
言。昔张仲景先生作《伤寒论》,立一百一十三方,言后世必有执其方以误人者。甚矣,成方之不可执也。然则今之女

一书,何为而刻乎?此书为傅青主征君手着,其居心与仲景同,而立方与仲景异,何言之?仲景伤寒论杂症也,有五运
六气之殊,有中表传里之异;或太阳、太阴不一其禀,或内伤、外感不一其原,或阳极似阴、阴极似阳不一其状;非精
心辨症,因病制方,断不能易危就安,应手即愈。此书则不然,其方专为女科而设,其症则为妇女所同。带下血崩,调
经种子,以及胎前、产后,人虽有虚实、寒热之分,而方则极平易、精详之至,故用之当时而效,传之后世而无不效,
非若伤寒杂病,必待临症详审,化裁通变,始无贻误也。尝慨后世方书汗牛充栋,然或偏攻偏补,专于一家;主热主寒,
坚执谬论,炫一己之才华,失古人之精奥,仲景而后,求其贯彻《灵》、《素》,能收十全之效者,不数数觏。读征君此
书,
谈症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峻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病重者,十剂奏功;病浅者,数
服立愈。较仲景之《伤寒论》,方虽不同,而济世之功则一也。此书晋省抄本甚伙,然多秘而不传,间有减去药味,错
乱分量者,彼此参证,多不相符。兹不揣冒昧,详校而重刊之。窃愿家置一编,遇症翻检,照方煎服,必能立起沉 ,
并登寿域,或亦济人利世之一端也夫。
\x道光十一年新正上元同里后学祁尔诚谨序\x



<目录>女科上卷\带下

<篇名>白带下(一)

属性: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
脉始病。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故曰带弱则胎易坠,带伤则胎不
牢。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癫狂,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则气不能
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故病带者,惟尼僧、寡妇、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则少也。况加以脾气之虚,肝气
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
者,所谓白带也。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
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
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x完带汤。\x
白术(一两,土炒) 山药(一两,炒) 人参(二钱) 白芍(五钱,酒炒) 车前子(三钱,酒炒) 苍术(三
钱,制)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此方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