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保摄精脉,以养先天之元气。此喉之一窍,脏相联系者如此。食管自咽门至胃,长一尺六
寸,透膈而通于胃。胃之上口,即食管下口,名为贲门,言其如物之奔而不返也。胃乃仓禀之官,水谷之海,号曰太仓,
又谓之黄肠。重三斤十二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广一尺五寸,径五寸;容谷二斗,水一斗五升,为受纳之府,腐
化水谷。胃之下口,即小肠上口,名为幽门,言其幽暗隐秘之处,水谷由此而入小肠。小肠乃承受之官,化物出焉。重
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盘十六曲,容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之大半,又
谓之赤肠。小肠下口,即大肠上口,名为阑门,言其阑约水谷,从此泌别清浊。其清之如水者,渗入膀胱而为溺。膀胱
与小肠,以脂膜相联,有下口,无上口,承受阑门之清而为溺者,亦藉此脂膜以相通也。为其内空,善受湿气,湿气入
始化而为溺,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三合。又谓之黑肠,其浊之滓
秽者,传入大肠。大肠乃传导之官,变化出焉,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右回叠积,
盘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又名回肠。大肠下口,即直肠上口,名为魄门。直肠下口,名为肛门,滓秽之物,从
此出焉。此咽之一窍,腑相联系者如此(胆在肝中,无窍通腑;三焦无形,借形为形,所以不曾续于腑之联系中。详说
在各脏腑图论内)。脏腑有相合者、有不相合者,有大相悬绝者。脏与脏相合者,心肺也;赃与脏相悬绝者,肺肾也;
脏与腑相合者,肝胆也、脾胃也。腑与腑相合者,胃与小肠,小肠与大肠也。膀胱虽附于小肠,非有孔道贯通者,是
脂膜与小肠相联而淡渗耳。项中有二窍,前则喉,后则咽,玉茎亦有二窍,上则溺管,下则精管。妇人牝漏之内,亦有
二窍,其溺孔在上,小便从此而生,或病淋浊,亦从此出;其行经旋精,或崩漏遗泄,皆从下管而出。妇人下管,又名
庭孔、血室、子宫。知此,则知淋浊、遗泄、崩带,不一源矣。五脏六腑,俱相联系,而着于脊,又不可不知。
耳者肾之窍,眼者肝之窍,口者脾之窍,舌者心之窍,鼻者肺之窍。肾主骨,牙者骨之余。肝主筋,指甲筋之余。
脾主肌肉,凡肉之尽处皆属脾(如上下眼皮、上下唇皮、耳垂,并周遭之边,指甲周遭之边之类是也)。心主血,发者血
之余。肺主皮毛,遍身毛孔皆其余。
以上言脏腑联系贯串之形、以下言脏腑气血流行之脉,详说见各脏腑图论中。



<目录>脏腑联系分合详说

<篇名>手太阴肺经(左右共二十二穴)

属性:\r手太阴肺经图\p06-d33a1.bmp\r



<目录>脏腑联系分合详说

<篇名>肺脏之图

属性:\r肺脏之图\p06-d33a2.bmp\r
《危言》曰∶肺者 也, 然居乎上,为五脏之华盖。《医旨绪余》曰,肺者勃也,言其气勃郁也。《难经》曰∶
肺重三斤三两。
\x手太阴经肺\x 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统一身之气,主藏魄,与大肠为表里。其母脾土,其子肾水。其克
肝木,其贼心火。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其位西,其时秋,其色白,其脉涩而短,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其恶寒,
其液涕,其声哭,其味辛。在五行属金,其外候窍通于鼻。其形四垂如盖,六叶两耳,凡八叶,附着于脊之第三椎,中
有二十四空,虚如蜂窠,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龠,行
列分布以行诸脏之气。其经多气而少血,寅时气血注此。其不足则太息,其有余则喘嗽。其平脉浮短,其贼脉
洪。其死丙丁日。其畜马,其谷稻,上为太白星。
其见证也,善嚏,悲愁欲哭,洒浙寒热,缺盆中痛,腹痛,肩背痛,脐右少腹胀痛,小便数,溏泄,皮肤痛及麻木,
喘、少气,颊上气见。形寒饮冷则伤肺。实则梦兵戈竞扰,虚则梦田野平原。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
伤皮毛,苦胜辛。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多食苦,则皮肤槁而毛拔。
其经之脉,起于中焦,受足厥阴之交,下络大肠,复行本经之外,还循胃口,迤逦上膈,而会属于肺脏。从肺系
出而横行胸博四行之中府、云门,以出腋下;下循 内,历天府、侠白,行少阴心经、手厥阴心主包络两经之前,下入
肘中,抵尺泽,循臂内上骨之下 ,历孔最、列缺穴,入寸口之经渠、太渊,以上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少商穴;而络脉
之支行者,从腕后列缺穴,达次指内 出其端,而交于手阳明经,由合骨二间三间以至于商阳穴,又自商阳而上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