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间者又名中都;第四五掌骨小头间者又名下都。主治;头风、牙痛、手臂红肿、痹。针法。针l一2分,或出血(《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针刺太溪穴治喉痹

类全善尝治一男子喉痹,于太溪穴刺出黑血半盏而愈(《济阴纲目》)。

耳后处放血治喉蛾证

在耳后紫络上放血治疗喉蛾证,屡试屡验。耳后紫络,在耳廓背面上缘(即耳后的浅显静脉)。当咽喉红肿时,此络脉比较明显。操作时先用碘酒与酒精消毒,然后以锋针点刺,使其出血数滴即可,患左取左,患右取右(《针灸处方集》)。

头痛

用皮肤针轻叩头部痛处有止痛效果。较重者可选风池、太阳、阳白叩刺至少量出血后加拔火罐。

面神经麻痹

可在患侧地仓、禾s、挟承浆、颊车、下关、阳白,四白、太阳、翳风等穴,用皮肤针刺使少量出血,用小口径火罐吸拔5一10分钟,隔天1次。此法在炎症期或后遗面部牵板有倒错现象时,效果较好(《针灸治疗手册》)。

前项寸五三阳前,甄权曾云一寸言,棱针出血头风愈,盐油楷根病自痊(《针灸大成・行计总要歌》)。

疗头风热痛,头肿大肿极,即以三棱针刺之绕寸已下,其头痛肿立瘥。穴前顶(《普济方・针灸》)。

治目梳梳,视物不明,眼中赤痛,及睑p动,又云,三度以细棱针刺之,目大明。穴攒竹(《普济方・针灸》)。

1957年,福建省厦门海堤工地的医务人员,用针刺耳背出血方法,医治麦粒肿、某些角膜炎等眼科疾患,也获得满意的效果(《针灸史漫话》)。

治舌卒肿,刺舌下两边,大脉血出,勿使刺着舌下中央,脉血出不止杀人,如上治不愈,或血出数升,则烧铁篱令赤,熨疮数过,以绝血也(《普济方・针灸》)。

治喉痹,以贬针刺肿处,出血立效(《普济方・针灸》)。

治喉痹,如病甚,以小三棱针,藏于笔头中,狂以点药于喉中痹上,急刺之,则有紫血顿出,效。如不藏针,恐患人难以刺之(《普济方・针灸》)。

十宣十穴,在手10指头上,去爪甲一分,每一指各一穴,两手指共十穴,故名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针出血,大效(《针灸大成))》。

拿穴拔火罐疗法治疗精神病50例临床观察

拿穴是以指重压心、肺、肾俞等穴后叩击命门,然后在背部沿膀胱经拔罐,自上而下每侧拔火罐四个,留罐半小时,再后捏拿安宁穴(颈两侧1/3,颈动脉搏动的后方l厘米处),并用大黄与精神安适药,有效率为91.68%(《交流资料》)。

目痛:刺以三棱针出血,以左手爪甲迎其针锋立愈(《普济方・针灸》)。

治颔肿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穴橘以三棱针,刺微出血,泄诸阳藏热,次针阳谷二穴而愈(《普济方・针灸》)。

治男子妇人,喉闭肿痛不能言者,刺少商穴出血立愈,如不愈,以温白汤,口中含漱,是以热导热也(《普济方.针灸》)。

治喉痹{中暴逆(资生经)。先取冲脉,后取三里、云门,各泻之,又刺手小指端出血,立已(《普济方・针灸》)。

治急喉闭缠喉风,灸三里穴二七壮,有人L苦喉痹,虽水亦不能下咽,灸三里而愈,又随肿一边,于大指外边指甲下与根齐,针之,不问男女左右,只用人家常使针,血出即效。如大段危急,两大指都针尤妙(《普济方.针灸》)。

治咳喘,穴曲泽,出血立已(《普济方・针灸》)。

治面肿,目痈肿,刺陷骨出血立已(普济方.针灸》)。

治口缓治牙关不开,则阳灵穴,应针各刺一刺出血(《普济方・针灸》)

癞:感天地间杀万之气,声哑者难治,针委中出血二三合,黑紫疙瘩处去恶血(《针灸聚英》)。

神经衰弱

割治疗法取穴手掌割治部位二,手掌割治部位五。

水气罐疗法取穴背部自风门至肝俞,每隔两横指拔一罐;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及其上下每隔两横指各拔一罐;外关、合谷、涌泉、太阳各拔一罐《实用针灸学》)。

用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眼,叩打后颈部和眼区部位,风池、大椎、内关,一般每次叩打20一30次,用中等强度,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在711例的1383只眼中,叩打颈部及眼区821只眼,近期治愈93只眼,显效352只眼,进步304只眼,无效者72只眼,近期有效率91.3%;叩打正光穴的562只眼,近期有效率为97.3%,略高于前者。通过半月至3年的随访得知,688例1319只眼中,停针后视力继续提高及保持原疗效者805只眼,占61%;视力减退,但仍高于治疗前水平的为423只眼,占32.l%;退至以前水平59只眼,占4.5%;较前更差者32只眼,占2.4%(《针灸研究进展》)。

急性结膜炎是一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