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服



<目录>卷之六\咽喉门

<篇名>形证并治法

属性:治咽疮 缠喉风
硼砂(五钱) 朴硝(一两) 冰片(三分) 朱砂(一钱) 雄黄(五分) 麝香(少
许)
上为末吹入喉中



<目录>卷之六\咽喉门

<篇名>形证并治法

属性:治乳蛾
如望见有蛾者须用针刺破出去脓血方可有富家不容用针者先将针安于新笔内后惑之日以
笔醮药点用笔针刺破



<目录>卷之六\咽喉门

<篇名>形证并治法

属性:治双单乳蛾喉痹及缠喉风
乌贼骨(二钱五分) 麝香(一字) 茯苓 密陀僧 僵蚕(直者) 贯众 砂仁 甘
草节
紫河车(各一两)
上为末蒸饼丸如豆豌豆大蛤粉为衣每服一丸研碎新汲水半盏浸一时化开用匙挑药徐徐滴
入喉



<目录>卷之六\咽喉门

<篇名>形证并治法

属性:治缠喉风及喉痹
僵蚕(直者一个) 硼砂 雄黄 全蝎(十个头尾全者去尽) 明矾 牙皂(一挺去皮
弦各
一钱) 胆矾
上为末每一字吹入喉中立愈



<目录>卷之六\咽喉门

<篇名>形证并治法

属性:方见前 治缠喉风



<目录>卷之六\咽喉门

<篇名>形证并治法

属性:治缠喉风急喉痹
胆矾(二钱五分) 白僵蚕(炒去丝五钱)
上为末每用少许吹入喉中



<目录>卷之六\咽喉门

<篇名>形证并治法

属性:治走马喉闭及咽喉疮毒肿痛
胆矾 铜青 僵蚕 牙硝(各等分)
上为末每一字吹入喉中立效如走马喉闭牙关紧急不省人事可用铁物斡开以冷水调一字灌




<目录>卷之六\咽喉门

<篇名>形证并治法

属性:治走马喉痹及诸喉病 缓则用此方 如咽喉肿甚望不见用针药者用草麻子研碎以纸
卷作筒一头烟烧起竟以烟熏喉内可开
又方 治症同前 急则用此方
巴豆(去壳) 细辛 麝香
上用绵纸卷作捻子切断塞鼻中 或用巴豆油纸作捻烧烟熏
一方 治风热喉痹及缠喉风
焰硝(一两五钱) 硼砂(五钱) 冰片(一字) 僵蚕(一钱)
上为末每用少许吹入喉中噙之有涎吐出
一方 治喉痹不得用针者
上以小瓶一个内烧蛇床子烟以瓶嘴向口受烟入内一熏即破
一方 治咽喉顶上有一孔出血不止用食盐炒以箸头点少许在上其血止后用凉膈散加减以
清解之
一方 治鱼骨鲠并谷贼入喉中
上用象牙末调水服即愈 如旧梳上末尤佳



<目录>卷之六\口舌门

<篇名>病源

属性:口乃脾之窍舌乃心之窍主五味之所入者也心脾二经之气和平则五味入口以养五脏或因五
味过伤而生积热冲发于口舌则诸疾生焉发于口者为口疮伤于舌者遂成舌病然疗之者必各随所
因而治焉



<目录>卷之六\口舌门

<篇名>治法

属性:口疮者是脾客热口燥生疮宜用 凉膈散 柳花散 碧玉散 红矾散 玉红散 阴阳散

口臭者是脾胃中有积热口中出气秽臭宜用 含香丸 升麻黄连丸
口苦者名胆痹宜用 龙胆汤
茧唇者是唇吻燥痒生疮宜用 黄柏散
重舌者是舌下生小舌肿痛乃心经余热宜用 牛黄散 玄参散 黄连散
木舌是舌渐肿大或塞满口宜用 飞矾散 犀角汤 缩舌汤
舌上出血是心蕴热妄行以致舌上有孔子出血宜用 黄连汤 金花散 升麻汤 蒲黄散
槐花散



<目录>卷之六\口舌门

<篇名>治方

属性:方见火门 治口疮



<目录>卷之六\口舌门

<篇名>治方

属性:治口舌上生疮连牙龈烂痛
玄参 升麻 独活 麦门冬 黄芩 黄柏 大黄 犀角 山栀子 甘草 前胡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目录>卷之六\口舌门

<篇名>治方

属性:治心肺积热上攻或生口疮或喉肿痛
青黛 盆硝 蒲黄 甘草
上为末每少许吹细细咽下或用沙糖为丸每一丸噙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