楂曲麦枳壳芍。



<目录>卷五\腹痛门

<篇名>寒痛

属性:寒痛中虚脾受寒,尿爪俱白面青看,喜热腹满或下利,理中肢厥加附煎。
【注】寒痛者,多因小儿中气虚弱,复为风冷所乘,则脾经受寒,故不时腹痛。现证
尿白,爪甲白,面多青,喜饮热,或腹满下利。宜理中汤温之。若四肢厥冷,兼属少阴,则加附子。
\x理中汤\x(方见不乳)



<目录>卷五\腹痛门

<篇名>虫痛

属性:虫痛不安腹因痛,面色乍青乍赤白,时痛时止吐清涎,安虫理中治最合。
【注】虫痛者,因腹中虫动不安,故腹中作痛。其候面色乍赤乍青乍白,其痛时作时
止,时吐清水。切不可妄用攻下,当以安虫为主,其痛即除。新痛者,钱氏安虫散治之;
痛久不愈者,加减理中汤治之。
\x钱氏安虫散\x
胡粉(炒黄) 鹤虱(炒黄) 白矾(枯) 川楝子(去皮尖,各二钱五分)
共为细末,每服一匙,大者五分,米饮调下,痛时服。
\x加减理中汤\x(方见虫吐)



<目录>卷五\腹痛门

<篇名>内食外寒腹痛

属性:内伤乳食外感寒,发热恶寒腹痛兼,恶食呕吐多啼叫,藿香和中可急煎。
【注】小儿内伤乳食,外感寒邪,遂致食寒凝结,腹中作痛。其候无热恶寒,而更兼
腹痛、恶食、呕吐,啼叫不已者,以藿香和中汤治之。
\x藿香和中汤\x
藿香 砂仁(研) 羌活 陈皮 苍术(米泔水浸) 浓朴(姜炒) 山楂 甘草(生) 香附
(炙) 白芷 苏叶 川芎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藿香和中治腹疼,内伤食滞外寒风,藿砂羌苍陈朴草,山楂香附芷苏芎。



<目录>卷五\黄胆门

<篇名>黄胆总括

属性:黄胆湿热郁蒸成,遍身皆黄及目睛,阳黄色亮身多热,阴黄色暗冷如冰。
【注】黄胆一证,乃湿热郁久,外发肌肤而然也。其候遍身面目皆黄,甚则深黄,面
如烟熏之状。其中又有阴阳之别∶如面红、口渴、尿赤、色亮、身热者,乃脾家湿热,此
阳黄也;口不渴而色暗黄,身冷如冰者,乃脾肾寒湿,此阴黄也。治者宜分别施治。



<目录>卷五\黄胆门

<篇名>阳黄

属性:阳黄无汗宜疏散,茵陈麻黄能发汗,腹满便秘茵陈攻,表里无证茵苓善。
【注】阳黄一证,原因湿热而成,治者当详审之。如表实无汗,宜外发其汗,茵陈麻
黄汤主之,使黄从表解也;里实二便秘涩,腹满者,宜茵陈蒿汤下之,使黄从里解也;若
表有汗,里不便秘腹满,是表里无证,不可汗、下,惟利小便,宜用茵陈五苓散,使黄从水道利之则愈。
\x茵陈麻黄汤\x
茵陈蒿 麻黄
水煎,加黄酒少许服之。
【方歌】儿发阳黄身无汗,茵陈麻黄汤极便,麻黄茵陈各等分,量儿煎服有奇验。
\x茵陈蒿汤\x
茵陈蒿 川大黄 栀子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里实须用茵陈汤,栀子茵陈生大黄,灯心为引水煎服,便利黄消体泰康。
\x茵陈五苓散\x
茵陈蒿 赤苓 猪苓 泽泻 白术(土炒)肉桂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茵陈五苓治黄病,利水除湿有奇功,术苓泽泻猪苓桂,茵陈加入便自清。



<目录>卷五\黄胆门

<篇名>阴黄

属性:阴黄多缘转属成,脾湿肾寒两亏生,温脾茵陈理中治,温肾茵陈四逆灵。
【注】阴黄者,乃脾湿、肾寒,两虚而成,此最为危候。温脾去黄,以理中汤加茵陈主
之;温肾去黄,以茵陈四逆汤主之。
\x茵陈理中汤\x(方见理中汤加茵陈)
\x茵陈四逆汤\x
附子(制) 干姜 茵陈蒿 甘草(炙)
水煎服。
【方歌】茵陈四逆汤,附子共干姜,茵陈炙甘草,黄消病渐康。



<目录>卷五\水肿门

<篇名>水肿总括

属性:水肿俱属脾肺经,肺喘脾胀要分明。上肿属风宜汗散,下肿属湿利水灵,通身肿者兼汗利,喘则逐饮
胀则攻。再辨阳水与阴水,攻泻温补贵变通。
【注】小儿水肿,皆因水停于脾、肺二经。水停胸中则喘,水停膈下则胀,其间所肿部
位,不可不察∶如肿在腰以上者,属风,法宜发汗;肿在腰以下者,属湿,法宜利水;有
通身上下皆肿者,系风湿两伤,法宜汗利兼施。肿而喘不得卧,宜逐肺饮;肿而胀满便
秘,宜攻脾水。肿从腹起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