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调服之。

  《圣惠》又方上烧 猪粪,水解取汁服之。

  《圣惠》又方上以苦参醋煮汁少许,内口中即苏。水煮亦得。又酒煮烂棺木板取汁,服少许。

  《圣惠》又方上煎盐汤令极咸,以物拗口开灌之,令入腹即活。

  《圣惠》又方上以热汤和灰,浓壅身上,逡巡即苏。

  《婴孺》治小儿不知所病便所绝方。

  上取雄鸡冠临儿口上割血,滴入口下即活。

  《葛氏肘后》灸法:卒死而四肢不收、屎便者,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儿小者随年。

  《千金》治卒死,针间使各百余息。

  《千金》灸鼻下人中。一名鬼客厅。(《肘后》方云:又治尸厥。)

  卷第三十二

  鬼持第六(鬼气附)《巢氏病源》小儿为鬼所持候:小儿神气软弱,精爽微羸,而神魂被鬼所持录,其状不觉有余疾,直尔萎黄,多大啼唤,口气常臭是也。

  《婴童宝鉴》小儿鬼持歌:小儿气弱命中衰,魂魄多应被鬼持。其候萎黄多哭地,不须用药可求师。

  《婴童宝鉴》又小儿鬼气歌:鬼气皮肤里,相传脏腑开。肿虚如水病, 似惊痫。热发浑身涩,心挛痛所攒。小儿还有此,服药急医看。

  《图经》治鬼持方。

  上用虎睛、爪,并指、骨、毛以系小儿臂上,辟恶鬼。

  《外台》:《深师》五邪丸 疗邪狂鬼魅妄言,狂走恍惚不识人,此为鬼忤,当得杀鬼丸方。

  丹砂 雄黄(各别研) 龙骨 马目毒公 鬼箭(各五两) 鬼臼(二两) 赤小豆(三两) 芫青(一枚) 桃仁(百枚,去皮尖,熬,别研)上九味捣、下筛,细绢筛,和诸药拌,令和调后内蜡和之,大如弹丸,绛囊盛之。系臂,男左女右,小儿系头。合药勿令妇人、鸡犬见之,所服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三丸,日三。忌五辛、生血物。

  卷第三十二

  疰病第七《巢氏病源》小儿疰候:疰之言住也,谓其风邪鬼气留人身内也。人无问大小,若血气虚衰,则阴阳失守,风邪鬼气因而客之,留住肌肉之间,连滞脏腑之内。或皮肤掣动,游易无常;或心腹刺痛;或体热皮肿,沉滞至死。死又疰易旁人,故为疰也。小儿不能触冒风邪,多因乳母解脱之时,不避温凉暑湿,或抱持出入早晚,其神魂软弱而为鬼气所伤,故病也。

  《千金》治小儿疰方。

  上用灶中灰、盐等分相和,熬,熨之。

  《千金》太一备急散 主卒中恶、客忤、五尸入腹、鬼刺、鬼痱及中蛊疰吐血、下血及心腹卒痛,腹满,伤寒,热毒病六、七日方。

  雄黄 芫花 桂心(各二两) 丹砂 蜀椒(各一两) 藜芦 巴豆(各一分) 附子(五分,炮裂,去皮脐) 野葛(三分)上九味,巴豆别治如脂,余合治下筛,以巴豆合和,更捣之,合和调以铜器中,密贮之,勿泄。有急候,水服一字匕,可加至半钱匕,老小半之。病在头,当鼻衄;在膈上,吐;在膈下,利;在四肢,当汗出。此之所为如汤沃雪,手下皆愈。秘之,非医不传。

  《千金》治疰病相染易,及霍乱中恶,小儿客忤,长病方。

  獭肝(一具) 雄黄 莽草 丹砂 鬼臼 犀角 巴豆(各一两) 麝香(二分) 大黄 牛黄(各一两) 蜈蚣(一枚)上十一味末之,蜜丸。空腹服如麻子大二丸,加至五丸,以知为度。

  卷第三十二

  尸疰第八《巢氏病源》小儿尸疰候:尸疰者,是五尸之中一尸疰也。人无问小大,腹内皆有尸虫,尸虫为性忌恶,多接引外邪,共为患害。小儿血气衰弱者,精神亦羸,故尸疰因而为病。其状沉嘿不的知病之处,或寒热淋沥,涉引岁月,遂至于死。死又疰易旁人,故名之为尸疰也。

  张涣论:小儿亦有疰病,与大人所病无是,久后疰易旁人,传染骨肉,如尸疰蛊毒之类是也。

  《外台》张仲景治大人、小儿飞尸。

  走马汤方巴豆(去心皮,熬) 杏仁(去皮尖。各二枚)上二味,取绵缠,槌令极碎,投热汤二合,捻取白汁服之,须臾瘥。未瘥,更一服。老小量之。通疗鬼击有尸疰者,常蓄此药用验。忌野猪肉、芦笋。《备急》同。

  《圣惠》治小儿尸疰,心腹满胀,疼痛不可忍。

  木香散方木香 鬼箭羽 桔梗(去芦头) 当归(锉,微炒) 紫苏茎叶(各半两) 槟榔(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尸疰,及中恶诸病皆主之。

  犀角散方犀角 川升麻 木香 槟榔 桑白皮(锉) 川大黄(锉碎,微炒。各半两) 麝香(一钱,细研) 桃仁(二钱七枚,汤浸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