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华水调下,米泔亦得。

  《米氏家传》治小儿小便不利涩痛。

  白附子散方白附子 滑石(各末。等分)上件以酸浆子汁调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淋沥通神散方石燕子(一个,去 ) 石韦(一分) 海金砂 木通(各二钱)上为末。每服一钱,酸浆草汤下甚妙。不过三服。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小儿小便结热涩淋等退热栀子散方栀子仁(七个) 芍药(二钱) 木通(三钱)上为粗末。每服二钱,入灯心三两条,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卷第三十

  石淋第十四《巢氏病源》小儿石淋候: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容砂石。肾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状小便茎中痛,尿不能卒出,时自痛引小肠,膀胱里急,砂石从小便道出。甚者,水道塞痛,令闷绝也。

  《葛氏肘后》小儿淋若石淋方。

  上散,牯牛阴头毛烧末,以酱汁一服一刀圭,日再之。

  《外台》文仲疗小儿淋兼石淋方。

  榆皮 瞿麦(各六分)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分温服之。

  《外台》文仲又方小麦(一合) 葱白(一握)上二味,以水一升煮,去滓,取一半分服之。

  《圣惠》治小儿石淋,水道中涩痛不可忍。

  葵子散方冬葵子 石楠 榆白皮(锉) 石韦(去毛) 木通(锉。以上各半两) 滑石(一两,细研)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葱白汤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滑石(二两) 石韦(去毛) 子芩(各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石淋涩痛心烦方。

  甘草(炙微赤,锉) 干姜(炮制,锉。各一两) 鸡粪白(半两,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煎小麦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五、七岁石淋,茎中有砂石不可出者,宜服鸡粪白散方上用鸡粪白一两,炒令黄,捣、细罗为散。以水一大盏,露一宿。每服用此水一合,调散半钱服之。日三、四服,当下砂石。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上捣细瞿麦一两,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上以桃胶半两,热汤一中盏,化胶令消,去滓。量儿大小分减频服。

  《婴孺》治小儿石淋,小便难方。

  上蝇屎以饮,服一刀圭。

  《婴孺》治小儿石淋、气淋。

  桂心散方桂心(一分) 蜂房(二分)上为末,酒或麦汁服一刀圭。

  《吉氏家传》石韦散 治小儿风热。砂石淋方石韦(去毛) 海金砂 木通 滑石(以上各等分)上为末。每半钱或一钱,瞿麦汤下。

  卷第三十

  气淋第十五《巢氏病源》小儿气淋候:气淋者,肾虚,膀胱受肺之热气,气在膀胱,膀胱则胀。肺主气,气为热所乘,故流膀胱。膀胱与肾为表里。膀胱热,则气壅不散。小腹气满,水不宣利,故小便涩成淋也。其状膀胱小腹满,尿涩,常有余沥是也。亦曰气癃,诊其少阴脉数者,男子则气淋也。

  《集验方》治气淋抵圣散赤芍药(一两,生) 槟榔(一个,面裹煨黄)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日三服。立瘥。儿小分减服。

  《婴孺》治小儿气癃方。

  上用牯牛阴聚毛灰,研,以温米饮服一刀圭,日再。其疾立瘥。

  卷第三十

  热淋第十六《巢氏病源》小儿热淋候:热淋者,三焦有热气,传于肾与膀胱,而热气流入于胞而成淋也。

  《圣惠》:夫小儿小便赤涩不通者,由膀胱与肾俱有热故也。肾主于水,膀胱为津液之腑。此二经为表里。

  而水行于小肠,入于脬为小便,今脏腑有实热,热行于脬,故令小便赤涩不通也。

  《圣惠》治小儿壅热,小便赤涩不通,水道中涩痛不可忍。

  子芩散方子芩 冬葵子 车前子 茅根(锉。各一两) 滑石(二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以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脏腑壅热,心神烦躁,小便赤涩不通。

  大青散方大青 川升麻 瞿麦 甘草(炙微赤,锉) 黄芩(各半两) 川大黄(锉,微炒) 川朴硝 滑石(各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调下半钱。看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心脏热盛,烦躁不安,小便赤涩不通。

  朱砂散方朱砂 铅霜(各细研) 犀角(屑)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