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一岁二丸。

  《吉氏家传》治吐奶方。

  母丁香(三、七粒) 僵蚕(直者七个,净洗去粉,炒)上焙干为末。每服一字,煎枣汤调下。

  《吉氏家传》治吐奶。

  豆蔻散方肉豆蔻(面裹炮赤熟,去面为末) 草果子(炮去皮。各一个) 缩砂(去皮) 甘草(炙) 肉桂(不见火。各一钱) 陈皮(半钱,去白)上为末。每服半钱,陈米饮调下。

  《吉氏家传》玉露散 治小儿吐奶,面赤烦躁方。

  不灰木( ) 滑石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字,生油并水调下。

  《吉氏家传》治翻胃呕逆方。

  朱砂 砂 硼砂(各半钱) 巴豆(七粒,去油) 柏子仁(七十粒)上末,用酸醋浸,蒸饼糊为膏,油纸裹旋如此○大。米饮下一丸,常服姜汤下。

  《朱氏家传》治小儿交奶吐下方。

  豆蔻 母丁香 宣连(各一两)上件为散,空心米饮调半钱服之。

  长沙医者李刚中治小儿吐药方。

  川当归(洗、锉) 甘草(炙。各一分) 桂心(去粗皮,不见火) 枳壳(汤浸去瓤切,麸炒黄色) 北五味子(拣净。各半两)上五味修制了一处,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七分,煎半盏温服。大人亦可加药末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服。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肉豆蔻散 治小儿脾胃不和,憎寒壮热,腹痛呕吐,不纳乳食方。

  白豆蔻 肉豆蔻 甘草(炙) 芎 陈皮(去皮) 枇杷叶(去毛炙。各一分) 黄 (炙) 干木瓜 人参(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五分,姜枣同煎三分,去滓服。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小儿吐逆方。

  上取旧船上锻石,不计多少为末。每服小儿一字,先滴油一点在浆水内,调药灌下。大人半钱。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吐逆藿香散方藿香 赤曲(各二钱) 半夏(一钱,姜汁制)上件为末。每服半钱,南木香汤下,木瓜汤亦得。三服立止,次用调中散(方在次。)长沙医者郑愈传调中散方枳壳(二钱,煮遍) 陈皮 半夏 人参(各一钱)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姜枣煎六分服。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吐方。

  丁香 胡椒 半夏 干葛(各一钱)上为末。每服一钱,生姜一片,水一平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吐又方鸡舌香(二个) 母丁香(七个) 附子(炮去皮) 硫黄 水银 锡砂子(各二钱)上为末,糯米粥为丸如梧桐子。米饮化下一丸,不计时候。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小儿吐逆不定方。

  丁香(四十九个) 葛根(末,一钱) 半夏(七粒,汤浸洗七次)上件四味为细末,用温汤浸,蒸饼为丸如黄米大。每服十丸,煎葛根汤下,不计时候。

  长沙医者郑愈传大戟膏 治小儿、大人吐方。

  大戟(水略煮过,焙干为末) 丁香(各半两) 腻粉(一钱,研) 水银砂子 朱砂(各一钱半)上件五味为末,黄蜡半两,乳香皂皂大,用蜡同化为汁,和药为膏,旋丸如绿豆大三、五丸,小儿如黄米大二、三丸。热吐,研脂麻冷水下。冷吐,煎丁香汤下。惊吐,煎马齿汤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油朱散 治小儿吐方。

  滑石 丁香(各末) 猪牙皂角(去皮,用蜜炙黄色。各一钱)上件为末。每服半钱,用浆水半盏,滴好油一点在浆水,下抄药在油星上,候沉下调灌之,不计时候。

  长沙医者郑愈传水银丸 治小儿啼叫不止,乳母便将奶喂,因被怒气未定,为涎裹乳,留滞胸膈,面色痿黄,或时发热、吐逆方。

  上用积聚门中三出丸药末五、七铜钱,入水银、艾同研令匀,星尽为度。亦用醋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金银薄荷汤下三、五丸,乳食后。

  《圣惠》:小儿呕吐奶汁,灸中庭一穴一壮。在膻中穴下一寸陷者,炷如小麦大。

  《婴童宝鉴》灸法:吐食灸上管、中管各三壮。

  卷第二十七

  吐第二《巢氏病源》小儿吐 候:小儿吐 者,由乳哺冷热不调故也。儿乳哺不调,则停积胸膈,因更饮乳哺,前后相触,气不得宣流,故吐 出。诊其脉浮者,无苦也。

  《本草》小儿呕逆与 乳不同,宜细详之。 乳,乳饱后 出者是。

  茅先生:小儿生下有中吐 奶形候。奶不稳而从口角头自流出,身微热,口鼻微冷,面目青黄,眼慢。此候因乳母房室淫 ,儿子叫,更将乳与吃,而阴阳不顺,儿子胸膈不快,吃乳停滞在于胃,不消化而胃冷致此。

  奶不稳,遂自然从口角头流出。所治者,先以睡惊沉香饮子(方见霍乱门中)夹丁香散与服(方见吐利门中),夹活脾散调理即愈(有二方,一见胃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