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湿纸裹煨熟,细细嚼吃,以米饮送下,如未有疮则内消,
已有疮只用末津唾调贴神效。
《王氏手集》治瘰 未及疮。\x玉露丸方\x
斑蝥(二十一个,去头) 海金砂(三钱) 寒食面(一钱)
上上件药一处为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候药干,再以寒食面和做湿面复裹药,再丸药。吃时用浆水二
盏,将一盏入药在内,煎沸煮动,药面漉在余一盏冷浆水,取出药,以浆水下。其瘰 病随小便出了。十岁
以下至三岁以上,每二岁吃一丸;是十岁吃五丸;自十岁以上至二十岁以上,每一岁一丸;自三十岁以上,
每二岁一丸。量虚实加减。



<目录>卷第三十六

<篇名>瘿气第十一

属性:《巢氏病源》小儿瘿气候∶瘿气之状,颈下皮宽,内结突起 然亦渐长大,气结所成也。小儿啼未止,
因以乳饮之,令气息喘逆而不得消散,故结聚成瘿气也。
《圣惠》治小儿瘿气胸膈噎塞咽粗。\x商陆散方\x
商陆(微炙) 昆布(洗去咸味。各一两) 牛蒡子(三分) 射干 木通(锉) 海藻(洗去咸味) 羚羊角(屑)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瘿气,心胸壅闷,咽喉噎塞。\x木通散方\x
木通(锉) 海藻 昆布(二味洗去咸味) 松萝 桂心 白蔹(以上各半两) 蛤蚧(一两,炙微黄) 琥珀(三
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牛蒡子煎汤调下半钱,不计时候。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瘿气肿闷,\x宜服昆布散方。\x
昆布(洗去咸味) 黄 (锉) 麦门冬(去心焙) 川大黄(锉微炒)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以上各半两)
甘草(炙微赤,锉)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不计时候,加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瘿气肿结渐大。\x海藻散方\x
海藻 昆布(各洗去咸味) 海带 海蛤 木香(以上各半两) 金箔(三十斤) 猪羊靥(各三枚。微炙)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日三、四度。
《圣惠》治小儿瘿气,心胸烦闷。\x半夏散方\x
半夏(汤浸七遍,去滑) 土瓜根 龙胆(去芦头) 射干 昆布 海藻(二味洗去咸味) 小麦面(各一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生姜酒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瘿气,咽喉肿塞妨闷。\x木通丸方\x
木通(锉) 昆布(洗去咸味) 干姜(炮裂锉) 甜葶苈(隔纸炒紫色。各半两) 人参(去芦头) 羚羊角(屑)
射干 槟榔 海藻(洗去咸味。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以温酒下十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瘿气,咽喉噎塞。\x陈橘皮丸方\x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麦门冬(去心焙) 赤茯苓 连翘 海藻(洗去咸味) 商陆(干者。各半两) 杏仁
(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羊靥(三枚、炙黄) 槟榔(三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二、三岁以温水下七丸,儿大者绵裹一丸,如皂子大,不计时候,
含咽津。
《圣惠》又方
羚羊角(屑) 昆布(洗去咸味) 桂心 木通(锉,以上各半两) 川大黄(一两,锉,微炒)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七丸。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圣惠》又方
昆布 海藻(各洗咸味) 诃梨勒皮 川大黄(锉微炒。以上各半两)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木香(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七丸,量儿大小加减。
《圣惠》又方
槟榔(一两) 海藻 昆布(各半两。洗去咸味)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七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又方
羊靥(炙令黄) 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烧银 砂锅(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用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五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张涣\x昆布丹方\x 治瘿气不散。
昆布 海藻(各洗去咸味) 草龙胆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研。各一两) 牵牛子(炒) 槟榔(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细末,白面糊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人参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刘氏家传》治童男童女风土瘿气及因气结所成者。\x昆布散\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