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如麻子大,如绿豆。
空心麦门冬汤一二十丸。意裁。十五外,温酒下。忌猪肉。



<目录>卷第二十六

<篇名>疳嗽第四

属性:《惠眼观证》\x防己丸\x 治疳嗽不止方。
汉防己 牵牛子 马兜铃(炒) 甜葶苈(别研)
上各等分为末,枣肉为丸,如此○大。每服十丸,煎糯米饮下。与温肺散相间服。
《惠眼观证》又方\x温肺散\x
栝蒌根(半两) 甘草(炙,一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蜂糖熟水调下。



<目录>卷第二十六

<篇名>疳积第五

属性:茅先生∶有小儿中疳积候。面带青黄色,身瘦肚膨胀,头发立,浑身或热,肚中微痛。此因疳盛而传此候。
所治者先用匀气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醒脾散(方见慢脾风门中)调理一日,后下青金丹取下疳积(方见积聚门中),
再下匀气醒脾散补,常服保童丸(方见一切门中)即愈。
《玉诀》疳气腹胀潮热候∶先与调胃气,后与取虚积药,次服疳药也。
《玉诀》五积疳候歌∶
小儿五积病,还因乳母生。生因伤腹肚,以渐面虚盈。多睡须舍地,小便带油清。发黄多滑泻,吐逆乱交横。
《灵苑独圣》\x青金丸\x 治小儿疳积方。
川巴豆(三两,净肉) 硫黄(二两,不研。二味同用生绢袋盛,悬于瓷罐中,不得着底,以水煮三日三夜,如水
竭即旋添,熟汤取出,弃硫黄,只用巴豆,去皮、心) 独活 柴胡 桔梗 干姜(炮) 防风(五味各一两,生) 青
黛(三两)
上件为末及细者,以水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食伤虚肿用橘皮汤下;霍乱吐泻及赤痢用
甘草汤下;白痢用干姜汤下;赤白痢用干姜甘草汤下;水泻用冷水下;小便不通用灯心汤下;大便不通米饮
下;妇人血气当归酒下;元气炒茴香酒下;腰痛茱萸汤下;小儿疳积用米饮下;气疾橘皮汤下;气块症癖用
热酒下;伤寒头痛甘草汤下,并用临卧时服。如脏腑实热,临时更加减丸数。
\x钱乙牛黄丸\x 治小儿疳积方。
雄黄(研,水飞) 天竺黄(各二钱半) 牵牛(末,一钱)
上同再研,面糊为丸粟米大。每服三丸至五丸,食后薄荷水下。兼治疳消积,常服尤佳。大者加丸数。
张涣遗方 \x褐丸子\x 治小儿疳气,腹胀如鼓,及奶癖、食癖。
萝卜子(一两半,炒) 黑牵牛(一两,炒) 胡椒(一分半) 木香(一两) 蓬莪术(湿纸裹煨,切作片子,
半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粟米大。每服二十丸,煎仙人骨汤下。
《张氏家传》\x金砂丸\x 壮元气,治脾胃虚弱,经年积滞冷气,蛊毒诸疾;去久虚积气,消食壮气,理诸般风气,
脱肛下血,左瘫右痪;治一切风,筋骨中风气等疾;妇人血风攻赖刺,月候不调,四肢倦怠,头面浮虚,气冲喘急;
小儿疳气,头渐无发,腹大,脚小无力,履地不得者,并皆治之。(山长老方。)
针砂(四两,用水淘洗五十余次,用好米醋八盏入熟铁铫内,煮干,以铁匙抄烟尽,水星出,即倾下) 苍术(米
泔浸一宿,去粗,秤、切) 木香(面裹煨熟,去面不用) 白术(切。各半两) 附子(炮,去皮尖) 蓬莪术(洗,
切) 甘草(切 。各一两) 陈橘皮(米泔浸一宿,去瓤,净取二两)
上件为末,醋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四十丸,常服,米饮下。治脾生姜汤下;治风气酒下;
被饮食所伤,用所伤物下;若饮食罢,用所羹汁下三二十丸。解积进食,大有所益,不拘时服。
《庄氏家传》\x参苓散\x 治小儿因积成疳,久致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方。
人参 茯苓 川芎(各一两) 甘草(炙) 芍药 黄 (各半两) 青皮(一分,不用白)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三五分,去滓,温服。
《庄氏家传》\x香甲丸\x 治小儿积疳,潮热盗汗,羸瘦烦渴,手足心热,服之皆效,轻骨长肌方。蔡梦翁、家翁
苦黄瘦,不食,多汗,喜叫哭,服之效。
木香(一分) 鳖甲(去裙 ,醋炙) 槟榔 使君子(用肉) 柴胡(去芦) 黄连(去须。各半两)
上为末, 猪胆和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日中临卧米饮下。久发潮热,多汗无力者,服之即效。
《孔氏家传》\x胡黄连丸\x 治肌瘦,肥肠,消积气方。
黄连(半两) 木香(一分) 麝香(半钱) 槟榔(一个)
上为细末。后入麝香,酒糊为丸如绿豆大。熟水下。
《赵氏家传》治小儿\x青蒿丸\x 大疳药,偏疗小儿久积疳气,日渐羸瘦,面黄,头发作穗,好食土,咬指甲,捻鼻;兼治骨蒸劳热及取疳虫,退诸脏积热。小儿常服遍身香为效方。
白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