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泻渴,脾胃虚寒也,用十二味异功散一剂,又用参 内托散,贯脓靥而忽寒热切牙,此脓贯
而阳气亏损也,用参附汤、独参汤而愈。
一小儿痘,四日腹胀泻渴,气促体倦,此脾气虚也,用人参白术散加木香煎送四神丸一服,诸症顿止。但脓迟作
渴,此表里血气俱虚,用参 四圣散、大补汤而愈。
一小儿痘疮作渴腹胀,小便不利,此邪气壅滞也,用木
通芍药汤一剂,诸症稍愈;用参 四圣散,其浆渐贯,用参 内托散,结靥而愈。
一小儿痘疮将愈,腹胀,手足或冷或热,此阳气虚寒也,先用十二味异功散,手足不冷,此阳气渐复也,乃用五
味异功散加木香而愈。
一小儿痘疮,大便利而小便秘,腹胀作喘,手足并冷,此脾气虚也,先用葶苈、木香一剂,又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
二剂而愈。后腹胀不食,口角流涎,仍用五味异功散而痊。
一小儿痘疮将愈,忽腹胀泄泻,侵晨为甚,饮食不化,余谓脾胃虚弱,朝用人参白术散,夕用二神丸而泻止;又
用参 内托散兼托里散而靥。
一小儿痘疮腹胀泄泻,饮食不化,此脾肾气虚,用人参白术散、豆蔻丸而愈。
\x参 内托散\x 治里虚发痒,疮不溃,倒靥。
人参 黄 (炒) 当归 川芎 浓朴(姜制) 防风(各五分) 桔梗 白芷 官桂(各三分) 紫草(五分)
木香 甘草(各三分)
上入糯米一撮,水煎量服之。寒战切牙,饮水泻渴,亦宜服之。
\x参 四圣散\x 治痘疮已出六七日,不能长,不生脓,或痒塌。
当归 芍药(炒) 黄 川芎(各五分) 白术 茯苓 紫草(如无,红花代之) 木通 防风(各三分) 糯
米(二百粒)
上水煎,母同服。
\x葶苈木香散\x 治大便自利,小便涩滞,喘嗽腹胀,不能食。多服为妙。
猪苓 泽泻 茯苓 白术 官桂(各五分) 滑石(二钱) 葶苈 木通 木香 甘草(各五分)
上水煎,量大小服之。
\x木通芍药汤\x 治痘疮作渴腹胀,小便不利。
木通 芍药 白术(各五分) 川芎 陈皮 干葛(各三分) 甘草(二分)
上水煎服。
\x十全大补汤\x
当归 川芎 白芍药(炒) 熟地黄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炒) 黄 (炒) 官桂(各等分)
上水煎,量儿大小服。
\x参附汤\x 治痘疹阳气虚寒,切牙寒战,手足并冷,或吐泻不食,饮沸汤不知热。用独参汤加好真附炮如法者,
每剂先加一钱,未应多加之,更不应,加至四五钱,或等分亦不妨。但用之以运其阳气。如已脱者不治。
\x独参汤\x 治阳气虚弱,痘疮不起发,不红活,或脓清不满,或结痂迟缓,或痘痕色白,或嫩软不固,或脓水不
干,或时作痒,或畏风寒。用好人参一两、生姜五片、大枣五枚,水二钟,煎八分,徐徐温服。婴儿乳母亦服。
\x胡荽酒\x
用胡荽一把,以好酒二钟煎一两沸,令乳母含喷儿遍儿头面,并房中须烧胡荽香,能辟除秽气,使痘疹出快。若痘
疹已出而饮食少思,宜用枣子燃炙,儿闻枣香尤能开胃、进饮食、解毒瓦斯。若因饮食停滞,未及消导者,不宜用。
\x托里消毒散\x
\x托里散\x(二方见痘痈)
\x七味白术散\x(即人参白术散,方见痘疮属阴属阳)
\x十一味木香散\x
\x十二味异功散\x(二方见痘灰白色)
\x五味异功散\x(方见痘寒战切牙)
\x肉豆蔻\x
\x二神丸\x
\x四神丸\x(三方见泻渴切牙)



<目录>卷十七

<篇名>发热口渴烦躁不止之症

属性:陈文宿先生云∶疮疹始出一日至十日,浑身壮热,大便黄稠,是表里俱实,其疮必光泽起发,必肥满,必易靥,而
不致损伤也。又云∶痘疮发热口渴,烦躁不止者,切不可与冷水、蜂蜜、柿子、西瓜等生物,及清凉饮、清毒散等药,
恐内损脾胃,以致腹胀喘满,寒战切牙则难治。窃谓前症若二便自调,饮食温和,口渴饮汤,手足不热,是为虚热,不
可食生冷之物。若二便秘结,饮食喜冷,口渴饮水,手足并热,是为实热,可与冷水饮之。凡痘出而热未止者,既出尽
则热自止。
一小儿腹胀发热,密而根颗不明,色不红活,浆不满,先君谓脾气虚而毒未尽也,用参 四圣散,痘果复出,热
止,红活分明,又用参 内托散而靥。
一小儿腹胀作渴,发热成片,先君谓脾气虚弱,痘毒未尽,用参 四圣散二剂,先出者贯浆,后出者秽气而愈。
一小儿痘腹胀二便自利,手足并冷,先君云脾胃虚寒。用十二味异功散一服,又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二剂,却去木
香,又一服而痊。
一小儿痘疮发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