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四柱饮(局方) 治泻利滑脱不止。

  人参(一两) 茯苓 附子(炮) 木香(煨。各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四钱。入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如稀糜。入盐一字调服。

  六柱饮 治滑脱不止。泻利完谷。

  四柱饮加诃子肉、豆蔻减半。

  二神丸 治肾脏阳虚。五更泄泻。

  补骨脂(炒) 肉豆蔻(生用。等分)

  为细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二钱。米汤、温酒任下。

  四神丸 治肾虚肝气逆满。不能消克。腹胀泄泻。

  二神丸加吴茱萸、木香。(减半) 如阴虚恶燥。去木香。以五味子代之。

  半夏泻心汤(方祖) 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下)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下) 黄连汤(半夏泻心汤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半夏泻心汤下)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二陈汤下) 姜附汤(四逆汤下)

  术附汤(方祖) 升阳除湿汤(平胃散下) 胃苓汤(平胃散下) 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枳实理中丸(理中汤下)

  黄芩芍药汤(即黄芩汤桂枝汤下) 二陈汤(方祖) 保和丸(伤饮食门) 附子理中汤(理中汤下) 五苓散(方祖)

  理中汤(方祖) 浆水散(四逆汤下) 连理汤(理中汤下) 四君子汤(方祖) 治中汤(理中汤下)

  平胃散(方祖) 葛花解酲汤(伤饮食门) 理苓汤(理中汤下) 木香调气散(气门) 茯苓甘草汤(桂枝汤下)

  钱氏白术散(四君子汤下)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春泽汤(五苓散下) 备急丸(方祖)藿香正气散(平胃散下)

  木香散(四逆汤下) 逍遥散(虚损门) 越鞠丸(郁门) 枳术丸(方祖)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九味资生丸(四君子汤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卷十四

  痢门

  桃花汤(金匮) 治下利便脓血。

  赤石脂(四两。一半锉。一半筛末。) 干姜(三钱) 粳米(三合)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纳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白头翁汤(金匮) 治热利下重。

  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一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紫参汤(金匮) 治下利肺痛。

  紫参(三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纳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如无紫参。以紫菀代之。以其同入肺经温血分也。)

  诃梨勒散(金匮) 治下利失气。为气下泄。

  诃梨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养脏汤(局方) 治泄痢脓血。有如鱼脑。后重脱肛。脐腹 痛。

  人参 白术(炒焦。各钱半) 肉桂 诃子肉 木香 肉豆蔻 罂粟壳(蜜炙。五分)

  上七味。水煎。分二次服。忌生冷鱼腥湿面油腻等物。夜起不瘥者。加附子五分。不应。加一钱。

  千金温脾汤 治积久热痢赤白。

  大黄(四钱) 人参 甘草 炮姜(各二钱) 熟附子(一钱)

  上五味。水煎温服。 冷痢。去甘草。加桂心三钱。倍人参、姜、附。减大黄一钱。此本大黄附子汤加姜、桂、人参。以温中涤垢也。

  千金羊脂煎 治久痢不瘥。

  羊脂(一棋子大) 白蜡(二棋子大) 黄连(末。一升) 酢(七合。煎取稠) 蜜(七合。煎取五合) 乌梅肉(二两)

  乱发(灰汁。洗去垢腻。烧末。一升。)

  上七味。合纳铜器中汤上煎之。搅可丸。如梧子大。饮服二十丸。日三。棋子大小。如方寸匕。详羊脂性滑利人。千金用治久痢不瘥。专取滑利以通虚中留滞也。其后且有羊脂、阿胶、蜜、蜡、黍米作粥方。深得炎帝本经补中寓泻之旨。

  千金附子汤 治暴下积。日久不止。

  熟附子 阿胶(各三钱) 酸石榴皮(一枚) 龙骨( 过。水飞) 甘草(炙) 乌药(炒。

  各一钱) 炮姜(六分)

  黄连(姜汁炒黑) 黄芩(各七分)

  上九味。加粳米一撮。水煎。分温三服。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金匮) 治挟热利下脓血。及产后利不止。

  白头翁 黄连(炒黑) 黄柏(炒黑) 秦皮 甘草(炙。各钱半)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