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 九窍不和,皆属胃病,用开太阳,阖阳明,兼泻心法。
半夏(六钱) 青皮(二钱) 广陈皮(二钱) 茯苓(三钱,连皮) 猪苓(三钱) 泽泻(三
钱)
黄芩(二钱) 生苡仁(三钱) 浓朴(一钱姜汁炒) 干姜(二钱) 炒山连(钱半) 广木香(一
钱)
水五杯,煮成二杯,再煮一杯,三次服。
二十九日 开太阳,阖阳明,兼法湿中之热。
半夏(六钱) 茯苓皮(三钱) 生苡仁(三钱) 广皮(二钱) 白芍(二钱) 白通草(二钱)
广木香(一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黄芩炭(二钱) 真山连(钱半) 萆 (二钱)
三十日 粪后便血,加黄土汤法。
半夏(五钱) 广木香(一钱) 灶中黄土(六钱) 黄芩炭(二钱) 萆 (三钱) 炒白芍(
三钱) 茯苓皮(三钱) 广皮(二钱) 全当归(钱半) 老浓朴(二钱) 炒苍术(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服。
初一日 舌绛甚,胸中嘈杂无奈,喉且痛,粪中犹带血迹,议酸苦泄热法。
乌梅(九枚) 灶中黄土(八钱) 黄芩(二钱)
初二日 四苓合芩芍法,以小便短,口糜,犹有滞下也。
炒白芍(二钱) 半夏(三钱) 真山连(钱半) 泽泻(三钱) 炒黄芩(钱半) 猪苓(三钱)
乌梅肉(三钱) 茯苓皮(三钱) 赤苓炭(钱半) 当归(一钱) 灶中黄土(三钱)
头煎一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
初三日 少腹胀痛,不小便,仍系肝郁,不主疏泄之故。
真云连(二钱,炒) 黄芩炭(二钱) 桃仁泥(三钱) 生香附(三钱) 韭白汁(三滴) 两
头尖
(三钱) 降香末(三钱) 麝香末(五厘) 小茴香(三钱,炒黑) 归须(二钱) 琥珀末(五分
,同冲)
初四日 于前方内加∶
广郁金(二钱)
初五日 苦辛淡,开下焦湿热,兼泻肝火法。
萆 (五钱) 云连(二钱,炒黑) 小茴香(三钱,炒黑) 白通草(二钱) 川楝子(三钱)
吴萸(钱半,炒黑) 黄柏炭(二钱) 生香附(三钱)
小儿滞下红积,欲便先痛,便后痛减,积滞太重,非温下不可为功,恐缠绵日久,幼孩
力不能胜!滞下为脏病也。
焦白芍(钱半,炒) 黄芩(钱半) 云连(一钱,炒黑) 神曲(钱半) 生大黄(二钱) 老
浓朴
(钱半) 广木香(八分) 广皮(七分) 枳壳(六分) 桃仁(八分) 南槟榔(八分) 归尾(一
钱) 地榆炭(一钱) 肉桂(八分)
即于前方内去大黄、肉桂,方中再去归尾、地榆、桃仁,加苍术一钱五分。



<目录>卷三

<篇名>积聚

属性:张 二十七岁 甲子三月十三日 脐右有积气,以故右脉沉细弦沉伏,阳微之极,浊阴
太甚
克之也。溯其初原从左胁注痛而起,其为肝着之咳无疑。此症不必治咳,但宣通肝之阴络,
久病在络故也。使浊阴得有出路,病可自已,所谓治病必求其本者也。如不识纲领而妄冀速
愈,必致剥削阳气殆尽而亡。
桂枝尖(三钱) 小茴香(三钱) 降香末(二钱) 桃仁(三钱) 川楝子(二钱) 青皮络(
二钱
)炒广皮(一钱) 归须(三钱) 乌药(三钱) 苏子霜(三钱) 旋复花(三钱,新绛纱包)
十九日 服通络药,已见小效,脉气大为回转,但右胁着席则咳甚,胁下支饮故也,议
于前方内去桃仁、川楝、小茴,加∶
生香附(三钱) 半夏(六钱) 杏仁(三钱) 肉桂(八分)
再服四帖。
二十三日 先痛后便而见血,议通阴络法。
苏子霜(三钱) 归须(二钱) 降香末(三钱) 桃仁(二钱) 两头尖(三钱) 丹皮(三钱)
藏红花(一钱) 半夏(五钱) 小茴香(三钱) 香附(二钱) 广木香(一钱) 广陈皮(一钱)
张 二十八岁 脐左 瘕,面黄,肢倦,食少,不能作文,看书亦不能久,宛如虚损
,与∶
化 回生丹。
缓通阴络法,每日空心服一丸,亦有早晚服一丸,时服之二年有余,计服化 回生丹六
百丸之多, 始化净,气体撤消,看书作文,始举进士。
吴 三十一岁 脐右结 ,径广五寸,睾如鹅卵大,以受重凉,又加暴怒而得,痛不可
忍,
不能立,不能坐,并不能卧,服辛香流气饮,三日服五帖,重加附子、肉桂,至五七钱之多
,丝毫无效,因服天台乌药散,初服二钱,满腹如火烧,
明知药至脐右患处,如搏物然,痛加十倍,少时腹中起蓓蕾无数,凡一蓓蕾,
下浊气一次,如是者二三十次,腹中痛楚松快。少时痛又大作,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