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纯熟,不期然而自然,至此无极
之真复矣,太极之妙应明矣,天地万物之理悉备于我矣。



<目录>上卷

<篇名>四、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论

属性:生生子曰∶天地间非气不运,非理不宰,理气相合而不相离者也。何也?阴阳、气也,一气屈伸
而为阴阳动静,理也。理者、太极也,本然之妙也。所以纪纲造化,根柢人物,流行古今,不言之蕴
也。是故在造化,则有消息盈虚∶在人身,则有虚实顺逆。有消息盈虚,则有范围之道;有虚实顺逆,
则有调剂之宜。斯理也,难言也,包牺氏画之,文王彖之,姬公爻之,尼父赞而翼之,黄帝问而岐伯陈之
,越人难而诂释之,一也。但经于四圣则为《易》,立论于
岐黄则为《灵》、《素》,辨难于越人则为《难经》,书有二而理无二也。知理无二,则知《易》以道阴
阳,而《素问》,而《灵枢》,而《难经》,皆非外阴阳而为教也。《易》理明,则可以范围天地,曲
成民物,通知乎昼夜;《灵》、《素》、《难经》明,则可以节宣化机,拯理民物,调燮札瘥疵 而登太和
。故深于《易》者,必善于医;精于医者,必由通于《易》。术业有专攻,而理无二致也。斯理也,难言
也,非独秉之智不能悟,亦非独秉之智不能言也。如唐祖师孙思邈者,其洞彻理气合一之旨者欤,其深
于《易》而精于医者欤,其具独秉之智者欤。故曰∶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惟会理之精,故立论
之确,即通之万世而无敝也。彼知医而不知《易》者,拘方之学,一隅之见也;以小道视医,以卜筮视
《易》者,亦蠡测之识,窥豹之观也,恶足以语此。



<目录>上卷

<篇名>五、问三才所同者于人身何以见之

属性:生生子曰∶人之与天地万物同者,同此理气也。朱子曰∶人之与物,本天地之一气,同天地之一体也,
故能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皇极经世》曰∶天有四时,
地有四支。四支各有脉也,一脉三部,一部三候,以应天数。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形统于首,形气交
而神主其中,三才之道也。《撄宁生卮言》曰∶天地非大气鼓 ,则寒暑不能以时,潮汐不能以讯,霜
露冰雪不能以其候;人身非此气鼓 ,则津液不得行,呼吸不得息,血脉不得流通,糟粕不得传送也。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
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卮言》曰∶人首尊而足卑。天地奠位也,脾肺相
为母子,山泽通气也;肝胆主怒与动,雷风之相搏也;心高肾下,水火不相射也。此人之所以与天地参而
为三也。



<目录>上卷

<篇名>六、命门图说

属性:生生子曰∶天人一致之理,不外乎阴阳五行。盖人以气化而成形者,即阴阳而言之。夫二五之精,妙
合而凝,男女未判,而先生此二肾,如豆子果实,出土时两瓣分开,而中间所生之根蒂,内含一点真气,以
为生生不息之机,命曰动气,又曰原气,禀于有生之
初,从无而有。此原气者,即太极之本体也。名动气者,盖动则生,亦阳之动也,此太极之用所以行也。
两肾,静物也,静则化,亦阴之静也。此太极之体所以立也。动静无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也,
其斯命门之谓欤。
\r图\ps86a2.bmp\r
《素问》曰∶“肾藏骨髓之气”。又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难经
》曰∶“男子以藏精”,非此中可尽藏精也,盖脑者髓之海,肾窍贯脊通脑,故云。
生生子曰∶三十六难言肾有两脏,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男子以藏精,女子
以系胞,故知肾有二也。三十九难言∶“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
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细考《灵》、《素》,两肾未尝有分言者,然则分
之者,自秦越人始也。追越人两呼命门为精神之舍,原气之系,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者,岂漫语哉?是极
归重于肾为言。谓肾间原气,人之生命,故不可不重也。《黄
庭经》曰∶肾气经于上焦,营于中焦,卫于下焦。《中和集》曰∶阖辟呼吸,即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所谓阖辟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也。越人亦曰∶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
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命门之义,盖本于此,犹儒之太极,道之玄牝也。观铜人图命门穴不在右肾
,而在两肾俞之中可见也。
《难经》虽有命门之说,并无左右水火之分,何后人妄臆指命门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