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为水
珠。然必罩以冷玻璃。仍从冷而化也。又云将二气放水银盆内烧之。复化为水。水银极寒。是与内经寒生水之义亦合。
水生咸。
寒水之性。其味为咸。
咸生肾。
人生秉寒水之性味。而生肾脏。以司人周身之水。
人生本天亲地。故生此五脏。以应天地之阴阳。必先知人之五脏。本于五行。然后发之为百骸。推之为万物。莫不
本于五行焉。五行之气偏则为病。草木各得五行之气。借以调五脏之偏。药之功用以着设非先明五行之理。不可以言医
也。故引素问阴阳应象论文以明之。西洋天学化学。虽与中国五行之说不同。而义实相通。惟西洋医学。则止就人身形
质立论。不知人之气化。实与天地同体也。



<目录>上卷

<篇名>五脏所属

属性:五脏秉于五行。凡秉五行之气而生者。皆以类相属推其类。可尽天地之物。知所属。乃明形气所归。而病之原委。
药之宜忌。从可识矣。
\x肝\x
旧说七叶。居左胁下。非也。西医云。四叶。后靠脊。前连膈膜。胆附于肝之短叶间。膈即附脊连肝。从肝中生出。
前连胸膛。肝体半在膈上。半在膈下。实不偏居于左。谓肝居左者。不过应震本东方位自当配在左耳。
\r肝图\pt31a1.bmp\r
医林改错。言肝系。后着脊。前连胃。名为总提。上有胰子。总提内有行水管为胃行水西医言肝无所事。只以回血
生出胆汁入肠化物。二说言肝。行水化食。不过内经。肝主疏泄之义而已。至肝系之理。尚未详言。按肝系上连心包络。
故同称厥阴。经系着脊处则为肝。俞穴系循腔子。一片。遮尽是为膈膜肝系下行前连腹中。统膜而后连肾系。为肝之根
通身之膜内连外裹。包肉生筋皆从肝。系而发旧说言肝居左。西说言肝居右。然其系实居。脊间正中。至诊脉分部左右。
亦从其气化而分。非以形而分也。
在天为风。
震巽主气。在天为风。人秉天之风气而生肝脏以司周身之风。故凡风病以肝为主。
在地为木。
本天无形之风气。生有形之木。肝实秉风木之气所生。解得二字。便知肝之气化。
在体为筋。
筋连于骨。盖骨属肾水。筋属肝木。乃水生木之义。以应天甲乙之象。究肝生筋之迹。实由肝膈连及周身之膜由膜
而连及于筋也。西医剖视见白膜包裹瘦肉。而两头即生筋也。然彼但言筋之体。未言筋之根。惟内经以筋属肝。是从肝
膈而发出膜网。然后生筋。若不寻出筋之源头则筋病不知治法。
在色为苍。
微青微黄。皮色老润。乃苍正色。其肝无病。若青胜黄则肝寒。若黄胜青则肝热。西人不讲五行。故不知气色相应
之理。
在音为角。
角为木音。和而长知肝无病。西洋声学言弦管甚详。然不能分出五音六律。则察理未精。
在声为呼。
叫呼也。肝气太胜。和长之音变为叫呼。狂谵之类是也。宜抑其肝。
在变动为握。
支节运动。皆筋所主。而手尤显然。故筋之变动。则发为握。寒则拘急热则缩挛。风火闭结则握拳。透爪搐搦 。
皆筋之变。
在窍为目。
肝脉交颠入脑。由脑而通于目故肝开窍于目。肝藏魂。昼则魂游于目而为视夜寐则目闭魂复。返于肝。西医剖割眼
珠。极赞重叠细络之妙。受光照察之神。然试问醒开寐闭。黑子瞳子之所由生。则不知也。又使无神水。而欲其受。外
光能乎。惟心火肾水交会于脑。合肝脉注目中。肝者心之母。肾之子故并二脏之精而开窍于目。西医之精。能将斜目修
削使正。然不久仍斜不知病源。剖割何益哉。
在味为酸。
木之本味也。木得寒湿之气。则化而为酸。如菜入坛腌则酸是矣。木得湿热之气。则变而为酸。如 得糟曲。则酸
是矣。吐酸亦分寒热二证。寒酸吐清冷。热酸带腐臭。
其液为泪。
目为肝窍。故泪为肝液。
其华在爪。
爪是筋之余。肝主筋。故其华在爪。
其臭为臊。
食草木各禽兽。皆有臊臭。秉木之气故也。五臭之辨精矣。西人不知。
其谷为麦。
麦为芒谷秉东方勾萌之木气。故麦牙能疏肝。仲景治除中病。以蒸饼试之。取木克土也。
其畜鸡。
巽为鸡。木畜也。故仲景用鸡矢。治转筋。取其为肝去风也。五常政论。以犬属肝。木之畜又是一义。
其虫毛。
大而虎豹。小而毛虫。皆风木之气所生。故肝病癫痫。或作虎豹之状。又有病遍体生毛者。西医五种。有博物新篇
图。画狮象小虫。毫芒毕具。然不知属风木之所生。则于医理物理不能推到造化根源也。
其数八。
河图三为木之生数。八为木之成数。五行之数。理极精微非西人所得知也。数起于一者。初也。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