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长安人。隋右卫大将军述子。化及弟也。开皇末。以父勋封新城县公。

  隋文帝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令尚炀帝女南阳公主。从太宗平宋金刚以功复封新城县公。妻以寿光县主。仍迁秦王府骠骑将军。又从平王世充窦建德。以功进爵郢国公。迁中书侍郎。再转太子詹事。太宗即位,代封伦为中书令。寻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贞观七年卒。赠左卫大将军。凉州都督。陪莽昭陵。

  〔杨氏妆台宝鉴集〕宋志三卷 佚宋志注曰。南阳公主。

  〔亡名氏妇人方〕旧唐志十卷 佚〔妇人方〕旧唐志二十卷 佚〔俞氏(宝)小女节疗方〕旧唐志一卷 佚〔亡名氏小女方〕旧唐志十卷 佚〔小女杂方〕旧唐志二十卷 佚〔崔氏(知悌)产图〕(崇文总目作产鉴图)新唐志一卷 佚按上一书。见于五行类。

  〔许氏(仁则)子母秘录〕(宋志作张杰)崇文总目十卷 佚〔昝氏(殷)产宝〕宋志三卷 佚周 序曰。 闻至灵者人。最重者命。人皆知命之所重。而不知养命之方。天年未终。疾病攻夺。嗟乎。世无良医着述。则急难仓卒寻医。其舛误多矣。医之中惟座难为急。子母命。悬在片时。 勤志方书。常思救疗。

  每览名医着述。皆志于心。且夫男女媾精,阴阳分气。就中女弱。疾状颇多。盖其禀柔质。以为人有血藏而抱育。

  妊娠之内。导理有常。至于饮食之间。动静之际。尤多制忌以节情。及乎既产。鲜保安者。盖是损触脏腑。伤动筋骨。将理稍失。疾患便生。更值盲医。取次下药。致其所苦。积渐悬危。日后一日。亟至于死。可不痛哉。故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则知在天地之间。以生育为本。又岂因生产。而反危人之命乎。自惟摄理因循。药饵差谬。致其产妇不保安全。且妇人生产。方二三次。血气未衰。饮食易进。但能节性。则无病生。纵或偶有微 。不难医治。至于四五次。迨乎七八次。伤败已深。血气衰微。子脏虚弱。秽败内滞。风邪外攻。有病生。宜须审疗。医若不子细。疾使危治。此医杀之。理甚明矣。且士俗之家。妇人产后。复乳其子。产既损气已甚。乳又伤血至深。蠹命耗神。莫极于此。稍失常理。便合急医。或以家贫。不及浓赂医者。医者怠慢。须臾困笃。吁。人之生产。非小事也。而医者图财。侮而致死。此医杀之。理又明矣。且夫产前产后。血气未宁。一疾苟生。百疾同作。古人所以着方论于产乳者。正在于此也。至若鲤鱼阿胶。能治胎动。芎 当归。善疗胎痛。只如胎动胎痛。非一理也。

  有因母疾而胎动者。因胎不坚固而自动者。痛亦如之。此略举大纲。盖须知医者之功也。降及地黄益血。生姜助气。芍药止痛。黄 补虚。用之得门。其效如圣。用之失理。不如不医。乃知医人不可苟作。 以此疾心。常思着方。以济危急。而学解不博。未能自信。所以偏采产术。志在广行。复见昝殷产宝。深入医门。乃大中岁。相国白敏中伤兹妇人。多患产难。询访名医。思救人命。或人举殷。相国迎召。问其产乳。殷乃撰方三卷。贽于相国。相国重其简要。命曰产宝。此方虽存。得者甚少。 志在愈疾。常恨不家藏一本,故辄敢序之。盖欲开其众听。凡五十二篇。三百七十一方。兼拾昝氏之遗。作小论三篇。次于序末。

  庶几妊娠之家。自得览斯。为家内明师尔。时丁巳岁秋八月序。

  赵希弁曰。产宝二卷。上伪蜀昝殷撰。产乳备验方药二百七十八首。

  马端临曰。产宾二卷。晁氏云。唐昝殷撰。殷。蜀人。大中初白敏中守成都。其家有因免乳死者。访问名医。

  或以殷对。敏中迎之。殷集备验方药三百七十八首以献。其后周 。又作三论附于前。

  陈自明曰。产宝方。乃朱梁时节度处官昝膺所撰。

  按弟坚曰。大中初。白敏中守成都。昝殿贽以是书。考唐书。敏中大中六年。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治五年。

  徙荆南。而赵氏读书志。称伪蜀昝殷撰。此因其蜀人以讹者。艺文略。夏有产宝三卷。云。伪蜀周 撰。此以增益。误为二书。然据此。 唐季遗民。序所称丁巳。即建宁四年也。益知殷为唐人。陈自明所称。未知何据也。

  是书久佚。唐慎微陈自明诸家。征引颇伙。犹多挂漏。惟散见医方类聚中者。条理较详。尚可裒录。盖证以旁见他书者。似十得八九矣。宋志作三卷。 序亦同。云五十二篇。三百七十八首。读书志。作二卷二百七十八方。

  然类聚所收。犹有三百二十余方。篇目之数亦合。则后志两二字。为误写明矣。友人船桥经中(恒)从类聚录出。

  以经闭带下并妊娠为上卷。以坐月产难为中卷。以产后诸证为下卷。周 所作小论。其可识别者。自明所引一篇。

  余难得考。

  〔杨氏(归浓)产乳集验方〕(宋志注曰归一作师)新唐志三卷 佚唐古注曰。杨归浓元和中。自左拾遗贬凤州司马。终号州剌史。方九百一十一。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