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中杵捣。勿令犯铁器。行经上颈。酒炒用。



<目录>卷二\草部上

<篇名>贝母

内容:味辛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肺二经。清心润肺,止嗽消痰,主胸腹气逆,伤寒烦热,淋
沥瘕疝,喉痹,金疮,人面疮,瘿瘤诸恶疮。去心研用,浓朴白薇为使,恶桃花,畏秦艽、
矾石、莽草,反乌头。
按∶贝母辛走肺,苦走心,善能散郁泻火,故治胸腹云云等疾。
雷公云∶凡使先于柳木火中炮令黄,擘破去肉,口鼻上有米许大者,心一小颗。后拌糯
米,于锅上同炒。待米黄熟,然后去米取出,其中有独颗围,不作两片无皱者,号曰丹龙精,
不入药中。若误服,令人筋血脉永不收,用黄精小盐汁,合服立愈。



<目录>卷二\草部上

<篇名>黄芩

内容:味苦平,性寒无毒,入肺大肠膀胱胆四经。主崩淋热疽,痛痢恶疮,解毒收口,去翳
明目,调经安胎。中枯而飘者,泻肺火,消痰利气,除风湿留热于肌表。细实而坚者,泻大
肠火,养阴退阳,滋化源,除热于膀胱。山茱萸、龙骨为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
、沙参,丹参。
按∶芩,枯飘者有上升之象,故入肺,坚实者有下行之理,故入大肠诸经,性甚寒,苟
无实火,不宜用之。



<目录>卷二\草部上

<篇名>黄连

内容:味苦,性寒无毒,入心经。主心火炎,目疾暴发,疮疡红肿,肠红下痢,痞满泄泻小
儿疳热,消口中疮,惊悸烦躁,天行热疾。黄芩、龙骨、连翘、滑石为使,恶菊花、芫花、
玄参、白藓、白僵蚕,畏款冬花,解巴豆、乌头毒,忌猪肉、冷水。
按∶黄连味苦泻心,治心火诸病不可缺。泻痢虽属脾经,正由火不能生土,况心与小肠
相为表里,心火泻则小便亦利,而肠胃自浓矣。因寒得泻者忌之,又久病气虚,心火不盛者,

雷公云∶凡使以布拭去髭毛,然后用浆水浸二伏时,漉出,于柳木火中焙干用。若服此
药,得十两,不得食猪肉,若服至三年,一生不得食猪肉也。



<目录>卷二\草部上

<篇名>大黄

内容:味苦,性大寒无毒,入脾胃大肠心肝五经。性沉而不浮,用走而不守,夺土郁而无壅
滞,定祸乱而致太平,名曰将军。又主痈肿及目疾痢疾暴发,血关火闭,推陈致新。黄芩为
使,无所畏,锦纹者佳。
按∶大黄之入脾胃大肠,人所解也。其入心与肝也,人多不究。昔仲景百劳丸,庶虫丸,
都用大黄以理劳伤吐衄,意最深微。盖以浊阴不降则清阳不升者,天地之道也,瘀血不去则
新血不生者,人身之道也,蒸热日久,瘀血停于经络,必得大黄以豁之,则肝脾通畅,陈推
而致新矣,今之治劳,多用滋阴,频服不效,坐而待毙嗟乎,术岂止此耶?至痈肿目疾及痢
疾,咸热瘀所致,故并治之,伤寒脉弱及风寒未解者,禁用。
雷公云∶凡使细切,内纹如水旋斑紧重,锉蒸从巳至未,晒干,又漉,腊水蒸,从未至
亥,如此蒸七度,晒干,却漉,薄蜜水再蒸一伏时,其大黄酱如乌膏样子,日晒干用之为妙。



<目录>卷二\草部上

<篇名>桔梗

内容:味辛,性微温,有小毒,入肺经。主肺热气奔,痰嗽鼻塞,清喉利膈,能载诸药入肺
节,皮为使,畏白芨、龙眼、龙胆草。
按∶桔梗味辛,故专疗肺疾,下部药中勿用,恐其上载而不能下达也。
雷公云∶凡使勿用本梗,真似桔梗,咬之只是腥涩,不堪用凡,使去头尖硬二三分以来,
并两畔,附枝子于槐砧上细锉,用百合水浸一伏时,漉出,缓火熬令干用,每修事四两,用
生百合五分,捣作膏,投水中浸。



<目录>卷二\草部上

<篇名>天花粉

内容:味苦,性寒无毒,入肺心脾胃小肠五经。主肺火盛而喉痹,脾胃火胜而口齿肿痛,清心
利小便,消痰除咳嗽,排脓消肿,生肌长肉,止渴退烦热,补虚通月经。枸杞为使,恶干姜,
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按∶天花粉色白入肺,味苦入心。脾胃者,心之子,肺之母也,小肠与心相为表里,故
均入焉。本功清热,故主疗颇多,其理易达,惟曰补虚通经,此甚不可泥也。夫苦寒之剂,
岂能大补?以其能清火,则阴得其养,非真补也。月水不通,亦以热闭,热退则血盛经通,
非真能通也。此治本穷源之说耳,倘因寒致疾者,可误使哉。子名栝蒌,主胸痹。仁主润肺
下气,止痰嗽瘵,乳痈乳闭,并宜炒用。



<目录>卷二\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