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去核用。
按∶乌梅入肺者,经所谓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是也。肾则其所生者也,宜并入之。多
食最能损齿。风寒初起,疟疾未久者,不可骤以此收敛也。



<目录>卷一\果部

<篇名>藕

内容:味甘,性平无毒,入脾经,主散瘀血,止吐衄,解热毒,消食止渴,除烦解酒,和蜜食
之,能肥腹脏,不生诸虫。煮熟食之,能实下焦,大开胃脘。其节尤佳,其皮散血不凝。莲
子,主清心醒脾,补中养神,进饮食,止泻痢,禁泄精,除腰痛,久服耳目聪明。宜去心蒸
熟用。莲须,主益肾涩精。荷叶,主雷头风,破血止渴。荷蒂,主安胎,逐瘀血,留好血,
止血痢。
按∶藕味甘温,宜归脾脏,脾实裹血,故治血证。多服莲子,令人气滞,多服莲须,令
人秘结。荷叶形如仰盂,其象为震,震为雷,属木化风,故治雷头风,枳术丸用之,取其引
升少阳经清气耳,荷蒂在中,故能中守,又能行血者,性温之功也。



<目录>卷一\果部

<篇名>枇杷叶

内容:味苦,性平无毒,入肺经,主除呕和胃,解渴止嗽,下气清痰。刷去黄毛,蜜炙用。枇
杷,主润五脏,止吐解渴。
按∶枇杷叶入肺,苦能泄气故也,不去黄毛,射入肺中,发咳不已,枇杷多食,亦能发
热生痰。
雷公云∶凡使采得后秤,湿者叶重一两,干者三叶重一两者,是气足堪用。使粗布拭上
毛令尽,用甘草汤洗一遍,却用绵再拭令干,每一两以酥一分炙之,以酥尽为度。



<目录>卷一\果部

<篇名>石榴皮

内容:味酸涩,性温无毒,入大肠肾二经,主精漏下痢,筋骨风痛,脚膝难行,目流冷泪,肠
风下血。杀牙虫,染须发。其子止渴。其花百叶者,主心热,疗吐血。为末吹鼻中,止衄血
及金疮血。
按∶肠滑则患血痢,肾滑则患遗泄。榴者留也,故入兹二经。然痢积未尽者,不可先以
此涩之。多服能变隔成痰,其子不宜过食,能损肺坏齿,其花色赤属火,宜入心家而主血。
雷公云∶凡使皮叶根,勿令犯铁,若使石榴壳,不计干湿,先用浆浸一宿,至明漉出,其水
如墨汁,若使枝根叶并用,浆水浸一宿,方可用之。



<目录>卷一\果部

<篇名>山楂

内容:味甘酸,性平无毒,入脾经。主健脾消食,散结气,行滞血,理疮疡。
按∶山楂之甘,宜归脾脏,消食积而不伤于刻,行气血而不伤于荡。产科用之,疗儿枕
疼,小儿尤为要药。



<目录>卷一\果部

<篇名>梨

内容:味甘,性寒无毒,入心肺二经,主心经客热,肺脏烦热,止嗽消痰,清喉降火,解渴除
烦,消风润燥。
按∶梨之入心经,所谓以甘泻之是也。火清而金不受烁,故亦入肺经。性冷而利,多食
损脾。丹溪曰∶梨者利也,流利下行之谓也。乳妇及金疮忌用。



<目录>卷一\果部

<篇名>柿

内容:味甘涩性寒无毒,入心肺大肠三经,主润心肺,通耳鼻,消痰嗽,清火热,除渴解酒,
祛肠内宿血,止口中吐血。忌同蟹食。柿干润喉降火,补虚杀虫,浓肠止痢。柿蒂,主呃逆

按∶柿之色赤,宜归心脏,性润宜归肺家。大肠则共肺为传送者也,故亦入之。性冷伤
脾,不宜多用。若同蟹食,令人腹痛大泻,柿干及蒂,总属寒凉,都能清火。



<目录>卷一\果部

<篇名>芡实

内容: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肾脾胃四经。主安五脏,补脾胃,益精气,止遗泄,暖腰膝,去
湿痹,明耳目,治健忘。
按∶芡实之甘,宜归脾胃,土得其宜,则水不受克,火亦无盗食之虞,故又入心肾二经。




<目录>卷一\果部

<篇名>胡桃

内容:味甘,性平无毒,入肺肝肾三经。主通血脉,润肌肤,补下元。同松脂可敷瘰 ,同热
酒能理扑伤。去衣用,过食动风生痰。
按∶胡桃入肺,故主肌肤,入肝故主血脉。其性属火,能补相火,故亦入肾经。火能克
金,多食则伤肺,故能动风生痰。泻痢及感冒风寒者忌用。



<目录>卷一\果部

<篇名>龙眼

内容: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脾二经。主补血气,养肌肉,益虚气,美颜色,除健忘,治怔忡,
增智慧,明耳目,久服延年。
按∶龙眼甘温之品,脾家所悦。心者脾之母也,母无顾子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