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之令人不饥长年,美颜色,人有急难阻绝之处用之,如龟、蛇服气不死,阳陵子明经言:春食朝露,日欲出时向东气也;秋食飞泉,日没时向西气也;冬食沆瀣,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并天玄地黄之气,是为六气。亦言平明为朝露,日中为正阳,日入为飞泉,夜半为沆瀣,及天地玄黄为六气。皆令人不饥,延年无疾者。人有堕穴中,穴中有蛇,蛇每日作此气服之。其人既见蛇如此,根据蛇时节,饥时便服。又即仿蛇,日日如之,经久渐渐有验,即体轻健,似能轻举,启蛰之后,人与蛇一时跃出焉。

  卷第五

  梅雨水

  洗疮疥,灭瘢痕。入酱令易熟,沾衣便腐,浣垢如灰汁,有异佗水。江淮以南,地气卑湿,五月上旬连下旬尤甚。月令土润溽暑是五月中气,过此节以后,皆须曝书。汉・崔实七夕曝书,阮咸焉能免俗,盖此谓也。梅沾衣,皆以梅叶汤洗之脱也,余并不脱。

  卷第五

  醴泉

  味甘,平,无毒。主心腹痛,疰忤鬼气邪秽之属,并就泉空腹饮之。时代升平,则醴泉涌出,读古史大有此水,亦以新汲者佳。止热消渴及反胃,腹痛,霍乱为上。

  卷第五

  甘露蜜

  味甘,平,无毒。主胸膈诸热,明目止渴。生巴西绝域中,如饧也。

  汉武帝立金茎,作仙人掌承露盘,取云表之露,服食以求仙。

  卷第五

  冬霜

  寒,无毒。团食者,主解酒热,伤寒鼻塞,酒后诸热面赤者。

  卷第五

  雹

  主酱味不正,当时取一、二升酱瓮中,即如本味也。

  卷第五

  温汤

  主诸风,筋骨挛缩及皮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者入浴。浴干,当大虚惫,可随病与药及饭食补养。自非有佗病患,则无宜轻入。又云:下有硫黄,即令水热。硫黄主诸疮病,水亦宜然。水有硫黄臭,故应愈诸风冷为上,当其热处,大可 猪羊。

  卷第五

  夏冰

  味甘,大寒,无毒。主去热烦热,熨人乳石发,热肿。暑夏盛热,食此应与气候相反,便非宜人,或恐入腹冷热相激,却致诸疾也。《食谱》云:凡夏用冰,正可隐映饮食,令气冷,不可打碎食之,虽复当时暂快,久皆成疾。今冰井,西陆朝觌出之,颁赐官宰,应悉此。《淮南子》亦有作法。又以凝水石为之,皆非正冰也。

  卷第五

  方诸水

  味甘,寒,无毒。主明目,定心,去小儿热烦,止渴。方诸,大蚌也,向月取之,得三,二合水,亦如朝露。阳燧向日,方诸向月,皆能致水火也。《周礼》明诸承水于月,谓之方诸。陈馔明水以为玄酒,酒水也。

  卷第五

  乳穴中水

  味甘,温,无毒。久服肥健人,能食,体润不老,与乳同功,近乳穴处人,取水作食酿酒,则大有益也。其水浓者,秤重他水。煎上有盐花,此真乳液也。所为穴中有鱼,出鱼部中。

  卷第五

  水花

  平,无毒。主渴。远行山无水处,和苦栝蒌为丸,朝预服二十丸,永无渴。亦入杀野兽药,和野狼毒、皂荚、矾石为散,揩安兽食余肉中,当令不渴,渴恐饮水药解,名水沫。江海中间,久沫成乳石,故如石水沫,犹软者是也。

  卷第五

  赤龙浴水

  小毒。主瘕结气诸瘕,恶虫入腹及咬人生疮者。此泽间小泉,赤蛇在中者,人或遇之,经雨,取水服及人浴。蛇有大毒,故以为用也。

  卷第五

  粮罂中水

  味辛,平,小毒,主鬼气,中恶,疰忤,心腹痛,恶梦鬼神。进一合,多饮令人心闷。又云:洗眼见鬼,未试。害 蛊。其清澄久远者佳。《古冢文》云:蔗留余节,瓜毒溃尸,言此二物不烂,余皆成水,北人呼粮罂为食罂也。

  卷第五

  甑气水

  主长毛发,以物于炊饮饭时承取,沐头,令发长密黑润。不能多得,朝朝梳小儿头,渐渐觉有益。

  卷第五

  好井水及土石间新出泉水

  味甘,平,无毒。主霍乱烦闷,呕吐,腹空,转筋。恐入腹及多服之,名曰洗肠。人皆惧此,尝试有效。不令腹空,空则更服,如遇力弱身冷,则恐脏胃悉寒,寒则不能支持,当以意消息。兼及当时横量灸脊骨三、五十壮,令暖气彻内补胃气间,不然则危。又主消渴,反胃,热痢,淋,小便赤涩,兼洗漆疮射痈肿令散。久服调中,下热气,伤胃,利大小便,并多饮之,令至喉少即消下。

  卷第五

  正月雨水

  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