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忌之。



<目录>卷之二\上品

<篇名>石蜜

内容: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诸惊痫 ,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
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
陈修园曰∶石蜜气平,禀金气而入肺;味甘无毒,得土味而入脾。心腹者,自心下以及
大小腹与胁肋而言也;邪气者,六淫之气自外来,七情之气自内起,非固有之气,即邪气也
,其主之者甘平之用也。诸惊痫 者,厥阴风木之为病也;其主之者,养胃和中,所谓厥阴
不治,取之阳明是也。脾为五脏之本,脾得补而安,则五脏俱安,而无不足之患矣。真气者
,得于天而充于谷,味甘益脾,即所以益气而补中也。止痛者,味甘能缓诸急。解毒者,气
平能胜诸邪也。诸花之精华,采取不遗,所以能除众病;诸花之气味,酝酿合一,所以能和
百药也。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者,皆调和气血,补养精神之验也。



<目录>卷之二\上品

<篇名>龟板

内容:气味甘、平,无毒。主漏下赤白,破症瘕 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
囟不合。久服轻身不饥。
陈修园曰∶龟甲诸家俱说大补真水,为滋阴第一神品,而自余视之,亦不尽然。大抵介
虫属阴,皆能除热;生于水中,皆能利湿。其甲属金,皆能攻坚,此外亦无他长。《本经》
云∶主治漏下赤白者,以湿热为病;热胜于湿则漏下赤色,湿胜于热则漏下白色,龟甲专除
湿热故能治之。破症瘕者,其甲属金,金能攻坚也。 疟,老疟也,疟久不愈,湿热之邪痼
结阴分,唯龟甲能入阴分而攻之也。火结大肠则生五痔,湿浊下注则患阴蚀,肺合大肠,肾
主阴产,龟甲性寒以除其热,气平以消其湿也。脾主四肢,因湿成痹以致重弱,龟居水中,
性能胜湿,甲属甲胄,质主坚强,故能健其四肢也。小儿囟骨不合,肾虚之病;龟甲主骨,
故能合之也。久服轻身不饥者,言阴精充足之效也。



<目录>卷之二\上品

<篇名>牡蛎

内容:气味咸、平、微寒,无毒。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 ,
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按∶补阴则生捣用,若 过则成灰,不能补
阴矣。方书注云∶ 用者皆取粉,外治之法。荒经者误收,遂相沿不改矣。)
陈修园曰∶牡蛎气平者,金气也,入手太阴肺经;微寒者,寒水之气也,入膀胱经;味
咸者,真水之味也,入足少阴肾经。此物得金水之性。凡病起于太阳,皆名曰伤寒;传入少
阳之经,则为寒热往来;其主之者,借其得秋金之气,以平木火之游行也。温疟者,但热
不寒之疟疾,为阳明经之热病;洒洒者,即阳明白虎证中背微寒恶寒之义,火欲发而不能径
达也
;主以牡蛎者,取其得金之气,以解炎暑之苛;白虎汤命名,亦同此意也。惊恚怒气,其主
在心,其发在肝;牡蛎气平,得金之用以制木。味咸,得水之用以济火也。拘者筋急,缓者
筋缓为肝之病。鼠 即瘰 之别名,为三焦胆经火郁之病,牡蛎之平以制风,寒以胜火,咸
以坚,所以咸主之。止带下赤白与强骨节二句,其义互见于龟板注中,不赘。杀鬼邪者,
补肺而申其清肃之威。能延年者,补肾而得其益精之效也。



<目录>卷之二\上品

<篇名>桑螵蛸

内容:气味咸、平。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
便水道。
陈修园曰∶螵蛸,螳螂之子也。气平属金,味咸属水。螳螂于诸虫中,其性最刚;以其
具金性,能使肺之治节申其权,故主疝瘕,女子血闭、通五淋、利水道也。又具水性,能使
肾之作强得其用,故主阴痿、益精生子、腰痛也。其主伤中者,以其生于桑上,得桑气而能
续伤也。今人专取其缩小便,虽曰能开而亦能阖,然要其本性,在此而不在彼。



<目录>卷之三\中品

<篇名>干姜

内容:气味辛、温,无毒。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 下痢。
生者尤良。
陈修园曰∶干姜气温,禀厥阴风木之气,若温而不烈,则得冲和之气而属土也;味辛,
得阳明燥金之味,若辛而不偏,则金能生水而转润矣,故干姜为脏寒之要药也。胸中者,肺
之分也,肺寒则金失下降之性,气壅于胸中而满也,满则气上,所以咳逆上气之症生焉,其
主之者,辛散温行也。中者,土也,土虚则寒,而此能温之。止血者,以阳虚阴必走,得暖
则血自归经也。出汗者,辛温能发散也。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