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宜沉而不宜浮。以之成胶,真止血调经之上药也
。其必以驴皮煎者,驴肉能动风,肝为风脏而藏血,乃借风药以引入肝经也。又凡皮皆能补
脾,脾为后天生血之本,而统血,故又为补血药中之圣品。



<目录>上品

<篇名>丹雄鸡

内容:味甘微温。主女崩中漏下,赤白沃,补脾疏肝。补虚温中,止血。滋养血脉。头∶
主杀鬼,鸡得清肃之气而头为之会,故能除鬼邪。东门上者尤良。东门上者,东门上所磔鸡
头,取阳方之生气也。 裹黄皮∶微寒,主泄利。鸡食沙石亦能消化,故治食积不化之泄
利。屎白∶主消渴,鸡善食而不善饮,其肠胃不能容水,故主消渴。伤寒寒热。治伤寒有食
邪之寒热。
凡血肉之物,鲜属金者,惟鸡于十二支属酉,而身轻能飞,其声嘹亮,于五音属商,乃
得金气之清虚者也。五脏之气,木能疏土,金能疏木,鸡属金,故能疏达肝气。本血肉之物,
故又能不克伐而调养肝血也。



<目录>上品

<篇名>石蜜

内容:石蜜,野蜂于崖间石隙中采花所作也,疑古时未有养蜂之法,则以崖蜜为上,而土木
中之蜜不用。今人养蜂收蜜其法最良,功同石蜜也。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养胃和中。诸惊
痫,定心平肝。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百花之精,脏腑经络皆受益也。止痛,甘能缓
痛。解毒,香能辟秽恶之毒。除众病,诸花之性俱全。和百药。诸花之性俱全。久服,强志
轻身,不饥,不老。精神充足故也。
蜜者,采百花之精华而成者也。天地春和之气,皆发于草木,草木之和气,皆发于花。
花之
精英,酿而为蜜,和合众性则不偏,要去糟粕则不滞。甘以养中,香以理气,真养生之上品
也。但其性极和平,于治疾则无速效耳。凡天地之生气,皆正气也。天地之死气,皆邪气也
。正则和平,邪则有毒。毒者,败正伤生之谓。蜜本百花之蕊,乃生气之所聚,生气旺,则
死气不能犯,此解毒之义也。



<目录>上品

<篇名>桑螵蛸

内容:味咸平。主伤中疝瘕,瘀血凝结中焦。阴痿,益精生子,补益肾气。女子血闭,和
通血脉。腰痛,强肾之经。通五淋,利小便水道。通肾之府。
桑螵蛸,桑上螳螂所生之子也。螳螂于诸虫中最有力,而其子最繁,则其肾之强可知。
人之有子,皆本于肾,以子补肾,气相从也。桑性最能续伤和血,螵蛸在桑者,得桑之性,
故有养血逐瘀之功。



<目录>上品

<篇名>藕实茎

内容:一气相通,茎与实无异,非若他药之根实各殊也。味甘平。主补中,味甘淡得中土
之性。养神,气香而中虚。益气力,脾肾旺则气血强。除百疾。中和之性无偏杂之害也。久
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和平之效。
藕者水土之精也,故能养脾胃之阴。生水底污泥之中,而无处不香,无节不通,故又能
疏达脾胃之气,而滋其血脉。湿而不滞,香而不燥,果中之圣品也。



<目录>上品

<篇名>橘柚

内容: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开达上焦之气。利水谷。通利中焦之滞。久服,去臭,下
气,通神。芳香辛烈,自能辟秽邪而通正气也。
橘柚通体皆香,而皮辛肉酸,乃肝脾通气之药也。故凡肝气不舒,克贼脾土之疾,皆能
已之
凡辛香之药皆上升,橘柚实酸,酸主敛,故又能降气,不专于散气也。



<目录>上品

<篇名>大枣

内容: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建立中气,则邪气自除。助十二经,平胃气,十二
经皆受津液于脾胃,脾胃盛则十二经皆充也。通九窍,补而不滞。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
足,周身血气无不补也。大惊,甘能缓急。四肢重,脾虚则重,旺则轻也。和百药。百药气
味不齐而甘能调之。久服,轻身长年。皆补益后天之功。
枣味甘,而肉浓色赤,得火之色,土之味,故能建立中焦,温养脾胃,为后天之本。万
物生于土,土气充盈,诸经自皆受益矣。



<目录>上品

<篇名>葡萄

内容:味甘平。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筋燥湿。强志,肝藏魂。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
。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皆培补肝脾之效。可作酒。
此以形为治,葡萄屈曲蔓延,冬卷春舒,与筋相似,故能补益筋骨。其实甘美,得土之
正味,故又能滋养肌肉。肝主筋,脾主肉,乃肝脾交补之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