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故肌肉瘦削。五味酸以滋肝。气温治劳。所以主劳伤羸瘦也。肝胆者。东
方生生之脏腑。万物荣发之经也。肝胆生发。则余脏从之宣化。五味益胆气而滋肝血。所以
补不足也。阴者宗筋也。肝主筋。味酸益肝。肝旺故阴强也。酸温之品。收敛元阳。敛则阴
生。精者阴气之英华也。所以益男子精也。
制 方:
五味子同黄 、麦冬、黄柏。治夏月困乏无力。同炮姜炭。敛浮游之火归于下焦。同干
葛、
扁豆
。治酒疸。同苦茶、甘草。治久咳。同白矾末。猪肺蘸服。治痰嗽并喘。专为末。治肝虚泄
精。及阳事不起。同生地、丹皮、山萸、山药、泽泻、茯芩。名都气汤。治水虚火炎。同淫
羊藿丸。治阴虚阳痿。临房不举。易泄易软。



<目录>卷一\草部上

<篇名>【沙参】

内容:气微寒。味苦。无毒。主血结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沙参气微寒。禀天初冬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
心经
。气味俱降。阴也。心主血而藏神。神不宁则血结而易惊矣。结者散之。惊者平之。沙参味
苦能散。气寒能平也。心火禀炎上之性。火郁则寒。火发则热。苦寒之味能清心火。故除寒
热。阴者所以守中者也。气寒益阴。所以补中。肺为金藏。其性畏火。沙参入心。苦寒清火
。所以益肺气也。
制 方:
沙参一味。治肺热咳嗽。为末。酒服方寸匕。治卒疝。少腹及阴中相引绞痛。自汗出欲
死者
。用米饮下二钱。治白带。



<目录>卷一\草部上

<篇名>【芍药】

内容:气平。味苦。无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
气。(赤者破血)
芍药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
经。
气味俱降。阴也。腹者足太阴行之地。邪气者。肝木之邪气乘脾土作痛也。芍药入肺。气平
伐肝。所以主之。血痹者。血涩不行而麻木也。芍药入心。苦以散结。故主之也。坚积。坚
硬之积也。疝者。小腹下痛。肝病也。瘕者。假物而成之积也。寒热疝瘕者。其原或因寒或
因热也。芍药能破之者。味苦散结。气平伐肝也。诸痛皆属心火。味苦清心。所以止痛。膀
胱津液之出。皆由肺气。苦平清肺。肺气下行。故利小便。肺主气。壮火则食气。芍药气平
益肺。肺清故益气也。赤者入心与小肠。心主血。小肠主变化。所以行而不留。主破血也。
制 方:
芍药醋炒则入肝。同白术补脾。同川芎泻肝。同人参补气。同归身补血。同甘草止痛。
同黄
连止泻。同姜枣温经散湿。同甘草。夏加黄芩。冬加桂枝。治腹中虚痛。同甘草。治消渴引

。同犀角。治衄血咯血。同香附、熟艾。治经水不止。同香附末。盐汤调服。治血崩带下。
同川连、滑石、甘草、升麻、人参、莲心、扁豆、红曲、干葛。治痢。同荆芥、防风、生地
、甘草。治肠风。同归身、生地、牛膝、炮姜、续断、麦冬、五味。治产后虚热。同黄 、

风。治表虚自汗。同陈皮、藿香、木瓜、甘草。治中恶腹痛。同白术、白茯、猪苓、陈皮。
治脾湿腹痛。



<目录>卷一\草部上

<篇名>【当归】

内容:气温。味苦。无毒。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
疡金疮。煮汁饮之。
当归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
经。
气升味浓。阳也。其主咳逆上气者。心主血。肝藏血。血枯则肝木挟心火上刑肺金。而咳逆
上气也。当归入肝养血。入心清火。所以主之也。肝为风。心为火。风火为阳。但热不寒者
为温疟。风火乘肺。肺主皮毛。寒热洗洗在皮毛中。肺受风火之邪。不能固皮毛也。当归入
心入肝。肝血足则风定。心血足则火息。而皮毛中寒热自愈也。妇人以血为主。漏下绝子。
血枯故也。当归补血。所以主之。诸恶疮疡。皆属心火。心血足则心火息。金疮失血之症。
味苦清心。气温养血。所以皆主之。用煮汁饮者。取汤液之功近而速也。
制 方:
当归同黄 。名补血汤。治血虚发热象白虎症。同川芎。名佛手散。治失血眩晕。本味
酒煮
。治血虚头痛。同知母。治衄血不止。同牛膝、甘草梢。治小便血。为末酒服。治心下刺痛
。酒浸。治臂痛。用一两水煎露服。治温疟。用二两。吴萸一两同炒。去萸为末蜜丸。治久

。同白芷。治大便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