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杂记∶韶州仁化县丹霞山产仙米,遍地所生,粒如粟而色绿,煮
熟,大如米,其味清腴,大抵南方深山中皆有之。 宦游笔记∶出粤东葛仙洞外,有流泉喷
薄石上,遂生苔菌之类,其状如米粒,青色, 以为羹,味极鲜美,土人呼为葛仙米。有未
识者,疑是青螺。按韶州府志∶丹霞出仙米,颇与此相类,但一生沙土,一生水石,为异耳
。陆祚蕃粤西偶记∶道书宝圭洞天,即今北流县勾漏山;洞口前后产葛仙米,采而干之,
粒圆如黍,揉面酿酒,极芳香,性寒,味甘爽,解热清膈,利肠胃。
按∶葛仙米本属石耳之类。忆庚子岁曾于刘明府席间食之,时以为羹,俨如青螺状,翠
碧可
爱,味极甘鲜,滑脆适口,入蔬为宜。药性考云∶清神解热,痰火能疗;或云,久服延年,
盖亦能清脏热者。



<目录>卷八\诸蔬部

<篇名>黄矮菜

内容:一名黄芽菜。咸淳临安志∶冬间取巨菜覆以草,积久而去其腐,叶黄白鲜莹,故名黄菜。

历杭州府志∶杭人讹为黄雅菜。戒庵漫笔∶黄矮菜,杭州呼为花交菜。 群芳谱∶燕京圃人
以马粪入窖,壅培菘菜,令不久见风日,长生苗叶,皆嫩黄色,脆美无滓,谓之黄芽菜,乃
白菜别种,茎叶皆扁。
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冬汁尤佳。 食物宜忌∶
味甘
按∶黄矮菜有南、北二种,南产者,惟杭城太平门外沙地产者为最,他处悉高硕粗松,
绝无
卷心密叶,味亦较逊;北产粮艘带来者,味更美,质更细,且无粗筋,有重至十余斤一颗者
,南中亦不易得也。陈确斋云∶食之润肌肤,利五脏,且能降气清音声。惟性滑泄,患痢人
勿服。



<目录>卷八\诸蔬部

<篇名>白茄

内容:\x叶、蒂\x
汪连仕方∶一名玉盘茄,有大、小两种,大者如鸡卵,小者如指头,初生色白,老则皮
黄;
能入骨追风,治一切瘫痪。根名白风藤,合酒蒸服,茄实蘸硫黄,擦白癜风,除大麻风。东
粤茄园产者良,名茄丸。
叶 治肠红大便下血。刘羽仪验方∶用白茄子叶,经霜方采,刷净毛,去焦黄叶,阴干,

三、四叶,煎浓汤,如此吃三、四次,其血即止,永不复发。此方,曾经邪犬咬过之人勿服

蒂治发背及一切毒痈初起。味水轩杂记∶用白茄蒂七个、生首乌等分,酒煎服,即消。



<目录>卷八\诸蔬部

<篇名>天茄

内容:出广中,如大拇指,其形如茄而有棱,坚如石,击之不得碎,其蒂黄黑如酱色。一种牵
牛花
嫩子,苏人采为蜜饯入食品者,亦名天茄,大能破气,与此迥别。
胃脘痛 救生苦海∶水磨服之,每服一枚见效。
蝎毒 五杂俎记∶关中有天茄,可治蝎毒。



<目录>卷八\诸蔬部

<篇名>牛心茄子

内容:产琼州,一核者入口立死,两核者可以粪清解之。入外科膏药用、麻药用,此药只可外
敷,



<目录>卷八\诸蔬部

<篇名>缅茄

内容:高濂珍异药品云∶缅茄,一作沔茄,形如大栗,上有罩帽,如画皮样,出滇南缅甸地方,

如石。 滇略∶缅茄枝叶皆类家茄,结实似荔枝核而有蒂,土人雕刻其上而系之,拭眼去翳
,亦解疮毒。 滇南杂记∶缅茄出缅甸,大而色紫,蒂圆整,蜡色者佳。 粤志∶广东高州
府出木茄,上有方蒂,拭眼去昏障,即缅茄也。水磨涂,治牙痛,抹眼眶,去火毒,又能解
百药毒。
治疔疮走黄 良朋汇集∶此方出宝坻张相公,百发百中,真神效方;凡疔疮走黄,毒攻
入内
,不知人事,但有气者可救。用缅茄一枚以瓷碗盛黄酒,将茄放碗内,磨得下磨不下,只管
于酒内磨一钟,约熟茶时,将酒装入长颈锡壶内;再入连须葱两根(牙咬不令断),白豇豆

粒,如荞麦开花时,加荞麦七粒,别时不用;又用小麦,令众人口嚼成面筋,封固壶口,放
水锅内,煮一炷香取出,热服,出汗即愈。



<目录>卷八\诸蔬部

<篇名>酱茄

内容:\x糟茄\x
此即人家酱中食茄,入药宜陈年者佳。
治耳痒出脓 妙药方∶酱茄挤汁滴之。
治牙痛周氏家宝方∶酱茄烧灰存性为末,掩患处。
腹内鳖瘕 寿域方∶陈年酱茄烧存性,入麝香、轻粉少许,脂调贴之。



<目录>卷八\诸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