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又绞汁尽,却轻滤去浑脚,以清水少和搅之,然后澄去清水,下
即好粉,晒干收贮,和糯粉、白糖蒸食之,或以白糖开水冲服俱可。菱粉、芡粉俱用此法。
味甘,气芬芳,性平,调中开胃,补髓益血,通气分,清表热,常食安神生智慧,解暑
生津
节粉 出淮安宝应一带多有之,乃藕节捣澄取粉,晒干,其价较藕粉数倍。
味甘、微带苦,性平,开膈,补腰肾,和血脉,散一切瘀血,生一切新血。产后及吐血
者食
宦游笔记∶淮以南皆泽国,居人莳藕,暇则滤为粉,淘汰既净,去其渣滓,存其甘液,
风吹
日曝,渐成碎珠,以汤沃而食之,纯任天然,别有风味,亦野物之可尚者矣。尤著名者曰片
粉,择藕之极佳者淘晒,人工十倍寻常,及其既成,则如白云片片,纤尘不染,味亦绝胜,
非大有力者,不能制也。
八仙藕粉 经验广集∶此粉滋胃保元,治一切虚劳杂症。白花藕粉∶白茯苓、白扁豆炒、

蜜各等分,人乳另入滚水冲,不拘时食。
人红丸 济世养生集∶专治童子劳怯,神验之极。用人龙二十一条(即蛔虫、童便,洗
净,
瓦焙勿令黑研末),不破皮红枣三十个(饭上蒸热,去皮核),萝菔子一钱五分(炒研),大

地五钱(煮烂杵膏),真藕粉一两五钱(研),真川连六分,酒拌炒,(研末)右将红枣肉、
熟地
膏和诸药末捣匀为丸,如桐子大,每早以白滚汤送下七粒,逐日加增二粒,至二十一粒止,
以后不必再加,服一料痊愈。予屡试皆效,切勿泛视。



<目录>卷七\果部上

<篇名>菱粉

内容:\x蒂壳\x
湖州府志∶菱本两角者,有果菱,差小;有湖趺菱,色红而大;有青菱,色青角曲而利;

角者野菱,最小者角极 ;有泰州菱,实丰而美。近又有无角者,名馄饨菱。德清有鸡腿菱
、文武菱。
菱有多种,老则皆可为粉。造粉之法,与造藕粉同。食菱粉而腹胀者,用姜汤或酒解之。
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耐饥行水,去暑解毒。
蒂 疣子,俗名饭 ,用鲜水菱蒂搽一、二次,即自落。
壳 治头面黄水疮医宗汇编∶隔年老菱壳烧存性,麻油调敷,即愈。
无名肿毒 贩翁医要∶老菱壳烧灰,香油调敷即愈,并治天泡疮。
指生天蛇 医宗汇编∶以风菱角灯火上烧灰存性,研末,香油调敷,未溃者即散,已溃
者止
治脱肛 张氏必验方∶先将麻油润湿肠上,自去浮衣;再将风菱壳水净之,即刻缩上不
脱矣



<目录>卷七\果部上

<篇名>芡粉

内容:嘉泰会稽志∶芡一名鸡头,山阴梅市产之最盛。有数等,小白皮最佳,大白皮、中白皮
其皮
皆不逮也。造粉与藕菱同法。
益精气,强智力,灵耳目,固精添髓(养余月令)。
九龙丹 贩翁医要∶治肾水不足,邪火淫动,遗精淋浊等症。枸杞子酒蒸、金樱子焙、
山楂肉炒、石莲肉炒、莲须
焙、熟地捣膏、芡粉炒、白茯苓、当归等分,共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白
滚汤下。



<目录>卷八

<篇名>果部下

内容:(四十三种 附五种)



<目录>卷八\果部下

<篇名>诸荔

内容:\x壳\x
陈定九荔枝谱∶有奇荔,能治病,经兵燹后,亦仅有存者,今录之于佐以备用。
粤语∶南方离火之所出,荔枝得离火多故一名离枝,亦曰丽枝。丽,离也。文从两日,
天地
之数,水一而火二,故丽从两日。日为五行之华,月为六气之精,日丽乎支,犹之乎日出于
扶桑也。丽枝乃震木之大者,震木以扶桑为宗子,而丽支其支子,故曰丽支。日出于离,离
尽午中,故丽支以夏至熟。离为坤之中,其色黄,故曰黄离。丽支之核,外赤内黄,则黄离
之美也。坤之中其味甘,故曰甘节。丽支之肉少酸多甘,则甘节之吉也。荔枝以腊而萼,以
春而华,夏至而翕然,子赤,生于木而成于火也。皮红肉白,而核复纯丹,火包其外,复孕
其中也。肉白为金,金为内外火所炼,故味醇和而甘。其液乃金水之精,甘又属土,备五行
之粹美,而以火为主者也。粤以火德王,凡花多朱色,皆火花;实多朱实,皆火实,太阳烈
气之所结。火实之属凡百种,而荔枝为长,火为母,荔枝则火之长子也。荔枝多食,未尝伤
人,饮蜜一杯即解。或以青盐调白火酒饮,或饮荔枝酒过醉,则以荔枝壳浸水饮之。又荔枝
多露,有过食者味爽,就树间先吸其露,次咽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