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x
一名叉鸡草,绿袍草,铁线草,铁线筒,人字草。似扁蓄而小,细圆,与纲目石龙刍别。
百草镜云∶生山泽谷雨后发苗,与野席草相类,但席草之叶直上,此草横生布地,小满
时抽
茎,开花青细。 德胜堂传方∶棒槌草,亦名丫鸡草,治跌打。 汪连方∶瓯人以此织席,
有石龙刍、草龙刍之名,后讹刍为须,土产者即叉鸡草。又名鹿跑草,治一切疮疥,至真织
席龙须,其性温和,散风火,大理湿热。
治口咽诸毒,火症牙痛。



<目录>卷五\草部下

<篇名>野席草

内容:生山泽水旁,较席草稍短细,亦名龙须草。清明后生苗,小满时开花细小,根类竹根,
黑色
,入药取根用。止血崩,风气疼痛,鹤膝风,梦遗,酒煎服,汤煎洗,出汗。草药鉴,利湿
热,治癃淋精浊,崩中湿痹,鼻衄 腮,明目,疣痛,口咽诸毒,火症鹤膝风。百草镜,瘰
痰核。王用予,鼻中不时出血,野席草根煎服(一盘珠)。
齿牙疼痛,动摇欲落者。 仁惠方∶用野席草根煎汤代茶服,一二日牙疼自止,永不再
发,
石。



<目录>卷五\草部下

<篇名>乌龙须

内容:徐一士云∶有乡人行野田中,见老乌 树上挂生细长草一丛,如灯心状,下垂,一道士
指谓
曰∶此名乌龙须。乃五福星所照在树而生此,取晒藏之,可治痼疾一切血症,乡人如其教,
后用颇验。
治痈肿,一切血症,劳瘵。



<目录>卷五\草部下

<篇名>真珠草

内容:\x与菜部真珠菜异\x
临症指南云∶珍珠草,一名阴阳草,一名假油柑。此草叶背有小珠,昼开夜闭,高三、
四寸
,生人家墙脚下,处处有之。癸亥,予寓西溪看地,见山野间道旁有小草,叶如槐而狭小,
叶背生小珠,如凤仙子大,累累直缀,经霜辄红,询土人皆不识,偶归阅指南,始悟此即真
珠草也。薄暮取视,其叶果闭。
治小儿百病,及诸疳瘦弱眼欲盲,皆效。为末,白汤下,或蒸煮鱼肉食。指南。



<目录>卷五\草部下

<篇名>九龙草

内容:百草镜云∶生石上,蔓延丈余,节处生根,苗头极多,叶绒细青色,又名九头狮子草。
又名
金钗草。
按∶纲目九龙草仅于杂草内附见,而所引杨清叟外科方一条,述其苗叶,尚是此草
。至云生红子如杨梅,则误矣。
性温,行血脉,治风痹跌扑损伤,双单蛾痛风。
奶痈∶家宝方∶九龙草捣,同酱板罨。
除臭虫∶经验广集∶取九头狮子草放床四角,每角用二三颗,置草荐下,任其自干,去
臭虫
神妙。
红白蛇缠∶王氏秘方∶九龙草焙存性,麻油调搽。周氏家宝治毒蛇咬,用九龙草捣汁半
碗,
雄黄二钱,酒冲服,止痛。此草生红子如杨梅样,捣汁亦可治喉痛。按∶此则杨清叟外科所
载形状同,或名同物异,与狮子草回殊,并存以俟考。



<目录>卷五\草部下

<篇名>石打穿

内容:\x铁筅帚\x
葛祖方∶一名龙芽草、石见穿、地胡蜂、地蜈蚣。 百草镜∶地蜈蚣与神仙对坐相似,
惟叶
上有紫斑为别,且神仙对坐草之花,每节两朵,此则攒聚茎端,或三四或五六相聚为别,疑
即石见穿。 龙芽草生山土,立夏时发苗布地,叶有微毛,起茎高一二尺,寒露时开花成穗
,色黄而细小,根有白芽,尖圆似龙芽,顶开黄花,故名金顶龙芽。一名铁胡蜂,以其老根
黑色,形似之,又一种紫顶龙芽,茎有白毛,叶有微毛,寒露时抽茎,开紫花成穗,俱二月
发苗,叶对生贴地,九月枯,七月采。 按∶石打穿纲目于有名未用下列之,只言止骨痛大
风痈肿,不言他用。而葛祖遗方载其功用甚广,并有诸名考之。百草镜∶龙芽二种与地蜈蚣
俱非一物,论其功用∶石打穿治黄胆,地蜈蚣治跌扑黄胆。故百草镜因其用相同,于地蜈蚣
下注,疑即石打穿,于龙芽草下注,亦名石见穿。治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跌扑吐血
,崩痢肠风下血,明明二种功用各异,不知葛祖方何以混为一?此书传自明末,或有舛讹,
或有的识,未敢妄议,附识于此,以俟再考。 敏按∶蒋仪药镜拾遗赋云∶滚咽膈之痰,平
翻胃之哕,石打穿识得者谁?注∶噎膈翻胃,从来医者病者群相畏惧,以为不治之症。余得
此剂,十投九效,不啻如饥荒之粟,隆冬之裘也。乃作歌以志之。歌曰∶谁人识得石打穿,
绿叶深纹锯齿边,阔不盈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