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言∶东洋参出日本东倭地,其参外皮糙中油,熟蒸之,亦清香,与辽参味同,微
带羊
膻气,入口后微辣,为各别耳。然性温平,与西洋佛兰参性寒平者又别,此参近日颇行,无
力之家,以之代辽参用亦有效。每枝皆重一钱许,亦有二三钱者,总以枝根有印日本二字名
,价八换,无字价五换,盖有印字者,乃彼土之官参,最道地。无印者,皆彼土之私参也。
亦有通身皮糙,内肉白色者,不佳。桂圆肉拌蒸晒用。 癸丑三月,予在李燮堂先生处,见
有东洋参二种∶一种大者,粗如拇指,俨似西洋参,最坚实多肉。一种小者,每枝不过二三
分,亦有分许者,肉薄不甚坚实。据言二种皆日本洋客带来,新时俱色白,皮皆有皱纹,其
大者切片,口含过夜,皆化而无滓,小者含口中三夜皆不化。大者煎汤,色淡少味,小者反
浓浓。二种俱出日本倭地,而小者何以色味独浓?岂生产之土又不同耶,又一种亦出东洋近
奉天旅顺等处者,皮上有红纹,云彼倭国中亦珍之,言其力更十倍于此。舶商多以贵价售得
,转贩中土,今苏州有东洋参店,专市此参者。盖因上年壬子冬江浙疫痘遍染,小儿死者不
下千百计,有教服东洋参,能助浆解毒,服之果验,遂大行于时。入药内须饭锅上蒸透晒干
用,瓷瓶收存,方免蛀坏。 又一种东洋参,出高丽新罗一带山岛,与关东接壤,其参与辽
参真相似,气亦同,但微薄耳;皮黄纹粗,中肉油紫,屠舞夫携来,予曾见之。据云性
温平,索价十换,言产蓐服之最效,其力不让辽参也。 五杂俎人参出辽参上党者最佳,头
面手足皆具,清河次之,高丽新罗又次之。今生者不可得见,入中国者,皆绳缚蒸而夹之,
故上有夹痕及麻线痕也。新罗参虽大,皆用数片合而成之,功力反不及小者,择参取透明如
肉,及近芦有横纹者,则不患其伪矣。



<目录>卷三\草部上

<篇名>昭参

内容:金沙江志∶即人参三七,产昭通府,肉浓而明润,颇胜粤产,形如人参中油熟一种。王
子元
官于滇,曾以此遗外舅稼村先生,予亲见之,状较参红润,大小亦不等,味微苦甜,皮上间
有带竹节纹者。刘仲旭少府云∶昭通出一种名苏家三七,俨如人参,明润红熟,壮少者服之
作胀,惟六十以外人服,则不腹胀。其功大补血,亦不行血,彼土人患虚弱者,以之蒸鸡服
,取大母鸡用苏三七煎汤,将鸡煮少时,又将三七渣捣烂入鸡腹,用线缝好,隔汤蒸至鸡烂
,去三七食鸡,可以医劳弱诸虚百损之病。据所言∶即昭参也。 宦游笔记∶三七生广西南
丹诸州番峒中,每茎上生七叶,下生三根,故名三七。土人入山采根曝干,色微黄,形似白
芨,长而有节者,其味微甘而苦,颇类人参。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
,故人并称曰人参三七。为药品中之最珍贵者。此常中丞笔记所言∶人参三七以形圆而味甘
如人参者为真,其长形者,乃昭参水三七之属,尚欠分晰也。 识药辨微云∶人参三七,外
皮青黄,内肉青黑色,名铜皮铁骨。此种坚重,味甘中带苦,出右江土司,最为上品。大如
拳者治打伤,有起死回生之功。价与黄金等。 沈学士云∶竹节三七即昭参,解酲第一,有
中酒者,嚼少许,立时即解。又近时人参三七中,有名佛手山漆者,形长,俨如佛手,上有
指。出广西,药客贩至,其价在圆山漆之上。(此名荸荠山膝,即所称铜皮铁骨参三七是也
。)壬戌,有客自打箭炉来,带有藏三七,名佛手参。俨如干麦冬而坚实,形小不大,作三
叉指形,玲珑如手,故名。王圣俞曾尝其味,淡而微辛凉,云能治肺血劳损,此亦白芨三七
之属也。浙产台温山中,出一种竹节三七,色白如僵蚕,每条上有凹痕如臼,云此种血症良
药。庚申,予于晋齐处见琼州山漆,圆如芋,皮光,色黄白,肉黄如金,云琼人珍之,名
野山漆。胜右江所出者。又一种出田州土司,如佛手形,名佛手三七,云此种系野生,入药
更胜。 百草镜云∶人参三七味微甘,颇似人参,入口生津,切开内沥青色,外皮细而绿,
一种广西山峒来者,形似白芨,长者如老干姜,黄有节,味甘如人参,亦名人参三七。又名
竹节三七。此外又有旱三七,名萝卜三七,色白味苦。有小三七,色黑,出湖南宝庆府,亦
名红三七。有羊肠三七,即水三七之类,形如羊肠细曲。又一种出云南昭通者,能乱人参,
色味无异,且油熟明透,但少芦耳,然回味太甜。金御乘云∶近时市品三七之外,有水三七
、有白芷三七、有竹节三七、其形状功效,皆未见其有考核者。
味甘苦,同人参,去瘀损,止吐衄,补而不峻。以末掺诸血中,血化为水者佳,大能消
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