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本草纲目拾遗
书名: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赵学敏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65年



<目录>

<篇名>本草纲目拾遗小序

内容:客有问于予曰∶闻予有纲目拾遗之作乎?予曰∶然。客曰∶濒湖博极群书,囊括百代,
征文
考献,自子史迄稗乘,悉详采以成一家之言。且其时不惜工费,延天下医流,遍询土俗。远
穷僻壤之产;险探仙麓之华。如癸辛杂识载押不芦,辍耕录载木乃伊芳。濒湖尚皆取之,亦何
有遗之待拾欤?观子所为,不几指之骈疣之赘欤?余曰∶唯唯否否,夫濒湖之书诚博矣!然

生既久,则种类愈繁。俗尚好奇,则珍尤毕集。故丁藤陈药,不见本经。吉利寄奴,惟传后
代。禽虫大备于思邈,汤液复补于海藏。非有继者,谁能宏其用也?如石斛一也,今产霍山
者则形小而味甘;白术一也,今出于潜者则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变产,此而不书。过时罔
识,将何别于百粤记中之产元黄基治肿毒,孙公谈圃之用水梅花治痢疾,后且莫知为何物,
安辨其色味哉。矧夫烟草述于景缶,燕窝订于石顽。阅缪氏经疏一编;知简误实为李氏之功
臣,则予拾遗之作,又何有续胫重跖之虞乎?客应曰∶可。即命予弁斯言于首以为叙。
\x乾隆乙酉八月、钱塘赵学敏、恕轩题于双砚草堂。\x



<目录>卷一

<篇名>水部

内容:(凡二十四种)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春水

内容:南诏志∶春水有三,俱在鹤庆府。一在城东南二十里石碑坪;一在城南三十里龙珠山麓。

在城东北三十里五老山下。春水盈时,有硫黄气。郡人于二三月间和盐梅椒末饮之,能祛疾
。职方考∶云南鹤庆府出春水,在观音山莲花寨之北,立夏前三日出后七日止,水无定所,
每出时,地中漉漉有声,土人循其声掘之,其水始出,能除百病,远近村民竞饮之,走 方
者饮之不染瘴,病疠者饮之立除,外境人尤效,数日内有鹦 绿鸠数百群飞来,饮水涸乃去

味甘性平,除痼疾,浓肠胃,已虚劳,去瘴疠。
敏按∶土为万物之母,凡物得土之精者,均入脾胃而能扶正气。正气足,则百病自除,
此水
在地能鸣,出无定所,乃川脉得先天之气,借地力宣泄,故有浓胃除疾之功。出七日即涸,
并具来复之机,鹤庆为云南边境,山川蒙密,民多瘴疠,府志载城东南尚有温泉;每岁三月
,郡人浴之,有痞疾者辄愈,则又不特春水之出其地也。天心爱人,生一害必生一物以救之
,如出鸠之地多犀,观于此水,可以悟物理矣。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天孙水

内容:广志云∶即七夕水。广人每以七夕鸡初鸣,汲江水或井水贮之,是夕水重于他夕数斤,
经年
味不变,益甘甚以疗热病,谓之圣水。若鸡二唱则水不然矣。
色清,性微寒,味甘,治一切热症神效。
喉蛾喉痈∶陆氏济世良方,用肥婆草捶烂,将些圣水开服,如牙痍牙痈,将此草捶烂,
和圣
水含在口内,吐换数次即愈。
治食百尿∶济世良方∶用苦瓜捶烂,取汁,和圣水服之,即愈。若无苦瓜,取其核捶烂,

圣水服之。



<目录>卷一\水部

<篇名>荷叶上露

内容:夏日黎明日将出时,将长杓坐碗于首,向荷池叶上倾泻之,以伏露为佳。秋露太寒,花
上者
性散,有小毒,勿用。
味甘,明目,下水臌气胀,利胸膈,宽中解暑。大力丸用之。(莲叶象震卦,荷上露或
亦入
肝而滋益肝脏欤。)
按∶露本阴液,夜则地气上升,降而为露。其性随物而变,居易录有碧玉露浆方,于中
秋前
后,用无五倍子新青布一二匹扯作十余段,每一段四五尺,五更时于百草头上,或荷叶稻苗
上者尤佳。先用细竹一根,掠去草上蛛网,乃用青布系长竹上,如旗样,展取草露水,绞在
桶中,展湿即绞,视青布色淡。则另换新布,阳光一见则不展,所取露水,用瓷罐洗净盛贮
,澄数日自清,晚间用男乳一酒杯,约一两半,白蜂蜜一酒杯,人参汤一酒杯,多少同乳,
人参须上等,四五分不拘,总入一宫碗内,将露水一饭碗搀入宫碗,共得七八分,和匀,以
棉纸封口,用碟盖好。次日五更,烧开水二大碗,将宫碗内露隔汤顿热,睡醒时缓缓温服之
。蓝所以杀虫,露去诸经之火,参补气,乳补血,蜜润肺。治一切虚损劳症有奇效。可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