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蜈蚣。故能入阳明经退虚热。行湿气。而为疳病痈疽诸疮要药也。)总皆
具有外拔内攻之力。勿轻用也。蟾酥以油单纸裹眉裂之。酥出纸上。阴干用。蟾蜍焙干。去
皮爪。酒浸去肉用。



<目录>上编\卷六杂剂

<篇名>发毒

内容:(人)入肾推毒外出
人牙(专入肾)。味咸性温。功专治痘倒靥。缘痘或出不快。反见黑陷。多因毒瓦斯深入。
故须
用此内发。时珍曰。齿者肾之标。骨之余也。痘疮则毒自肾出。方长之余。外为风寒秽气所
冒。腠理闭塞。血涩不行。毒不能出。或变黑倒靥。宜用此物以酒麝达之。窜入肾经。发出
毒瓦斯。使热令复行而疮自红活。盖劫剂也。若伏毒在心。昏冒不省人事。及气虚色白。痒塌
不能作脓。热痱紫泡之症。止宜解毒补虚。苟误用此。则郁闷声哑。反成不救。可不慎哉!
(高武痘诊管见云。左仲恕言变黑归肾者。宜用人牙散。夫既归肾矣。人牙岂能复治之乎?)
退火毒用。



<目录>上编\卷六杂剂

<篇名>解毒

内容:毒虽见症于外。而势已传于内。则药又当从内清解。故解毒亦为治毒之方所不可缺也。
第人
仅知金银花牛蒡子甘草为解毒之品。凡属毒剂。无不概投。讵知毒因心热而成者。则有黄连
连翘可解。因于肺火而成者。则有黄芩可解。因于肝火而成者。则有胆草青黛蓝子可解。因
于胃火胃毒而成者。则有石膏竹叶大黄可解。因于肾火而成者。则有黄柏知母可解。且毒在
于肠胃。症见痈疽乳闭。宜用漏芦以通之。症见消渴不止。宜用绿豆煮汁以饮之。症见肠
便血。宜用白头翁以解之。症见时行恶毒。宜用金汁人中黄以利之。至于杨梅症见。多属肝
肾毒发。宜用土茯苓以清之。喉痹咽痛。多属痰火瘀结。宜用射干以开之。心肾火炽。宜用
山豆根以熄之。鬼疰瘰 。溃烂流串。多属经络及脾毒积。宜用蚯蚓以化之。口眼 斜。痈
肠痔漏。多属经络肠胃毒发。宜用蜗牛以治之。乳痈乳岩。多属肝胃热起。宜用蒲公英以疗
之。恶疮不敛。多属心肺痰结。宜用贝母以除之。无名疔肿。恶疮蛇虺。瘰 结核。多属毒
结不化。宜用山慈菇以治之。毒势急迫。咳唾不止。多属中气虚损。宜用荠 以缓之。他如
痈肿不消。有用米醋同药以治。热涎不除。积垢不清。有用皂白二矾以入。痈疽 肿。胸热
不除。有用甘草节以投。皆有深意内存。不可稍忽。若在斑蝥凤仙子恶毒之品。要当审症酌
治。不可一毫稍忽于其中也。



<目录>上编\卷六杂剂

<篇名>解毒

内容:(隰草)清肺风热
牛蒡子(专入肺)。又名恶实。又名鼠粘子。辛苦冷滑。今人止言解毒。凡遇疮疡痈肿
痘疹
等症。无不用此投治。然尤未绎其义。凡人毒瓦斯之结。多缘外感风寒。营气不从。逆于肉里
。故生痈毒。牛蒡味辛且苦。既能降气下行。复能散风除热。(深得表里两解之义。)是以感
受风邪热毒。而见面目浮肿。咳嗽痰壅。咽间肿痛。疮疡斑疹。及一切臭毒痧闭。痘疮紫黑
便闭等症。无不借此表解里清。但性冷滑利。多服则中气有损。且更令表益虚矣。至于脾虚
泄泻。为尤忌焉。实如葡萄而褐色。酒拌蒸。待有霜。拭去用。



<目录>上编\卷六杂剂

<篇名>解毒

内容:(蔓草)清肺热解痈毒
金银花(专入肺)。经冬不凋。故又名忍冬。味甘性寒。无毒。诸书皆言补虚养血。又
言入肺
散热。能治恶疮肠 。痈疽痔漏。为外利治毒通行要剂。按此似属两岐。殊不知书言能补虚
者。因其芳香味甘。性虽入内逐热。而气不甚迅利伤损之意也。书言能养血者。因其毒结血
凝。服此毒瓦斯顿解。而血自尔克养之谓也。究之止属清热解毒之品耳。(确
断)是以一切痈疽等病。无不借此内入。取其气寒解热。力主通利。至云能治五种尸疰。事
亦不虚。(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疰。五疰病因不一。但此专主风湿内结为热而言。又按精要
云。忍冬酒云治一切痈疽。陋贫药材难得。须用忍冬藤生取一把。以叶入砂盆研烂。入生饼
子酒少许。稀稠得所。涂于四围。中留一口泄气。其藤止用五两。木槌捶损。不可犯铁。大
甘草节生用一两。同入砂瓶内。以水二盆。文武火慢煎至一盆。入无灰好酒一大碗。再煎十
数沸。去渣。分为三服。一日一夜吃尽。病势重者。一日二剂。服至大小肠通利。则药力到
。)如谓久服轻身。延年益寿。不无过谀。凡古人表着药功。类多如是。但在用药者审认明
确。不尽为药治效所惑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