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肝)。色白入肺。味甘入脾。味淡渗湿。故书皆载上渗脾肺之
湿。下
伐肝肾之邪。其气先升(清肺化源。)后降。(下降利水。)凡人病因水湿而见气逆烦满。心

结痛。呃逆呕吐。口苦舌干。水肿淋结。忧恚惊恐。及小便或涩或多者。(诸病皆从水湿所
生而言。)服此皆能有效。(故治亦从水湿生义。)故入四君。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入六
味。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最为利水除湿要药。书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也。又曰
定魄。(肺藏魄。)即水去而魄自安之意也。且水既去。则小便自开。安有癃闭之虑乎?水去
则内湿已消。安有小便多见之谓乎?故水去则胸膈自宽。而结痛烦满不作。水去则津液自生

而口苦舌干悉去。(故效亦从水湿既去而见。)惟水衰精滑。小便不禁。非由水湿致者切忌。
恐其走表泄气故耳。苓有赤白之分。赤入小肠。白入膀胱。白微有补。赤则止泻湿热。一气
一血。自不容混如此。至皮专治水肿肤胀。以皮行皮之义。(凡肿而烦渴。便闭溺赤。属阳
水。有五皮散疏凿饮。不烦渴。大便溏。小便数。不赤涩。属阴水。宜实脾饮疏气饮。腰以
上肿者宜汗。腰以下肿者宜利小便。)以大块坚白者良。(系松根灵气结成。)恶白蔹。畏地
榆秦艽龟甲雄黄。忌醋。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

<篇名>渗湿

内容:(寓木)导心痰湿
茯神(专入心)。功与茯苓无异。但神抱心以生。苓则不从心抱。故苓则能入脾与肾。
而神则
多入心耳。书曰服此开心益智。安魂(肝藏魂。)定魄。(肺藏魄。)无非入心导其痰湿。故

使心与肾交通之谓耳。(的解)心木书名黄松节。味苦性温。能治诸筋挛缩。偏风 斜。心

健忘。(汪昂曰。方用心木一两。乳香一钱。石器炒研。名松节散。每服二钱。木瓜汤下。
治一切筋挛疼痛。乳香能伸筋。木瓜能舒筋也。)亦是入血渗湿之意。取苓有心者是。(汪昂
曰。以其抱心。故能治心也。)去皮及中木用。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

<篇名>渗湿

内容:(鱼)利水消肿
鲤鱼(专入脾)。气味甘平。每于急流之水跳跃而下。是鲤已有治水之功。且甘能入脾。
故书
载能下气利水。凡因水气内停。而见咳气上逆。黄胆水肿香港脚等症。服此则能以消。河间云
。鲤之治水。因其气以相感。(犹 之治水。)是以外台秘要用赤小豆一升。水二升。煮作三
升余。摅去渣。顿尽服利。利尽即愈。又治孕妇水肿亦效。然性禀六阴阳气初生。(故为阴
中之阳。)故多食则能动风发热也。鲤鳞烧灰存性。可治产后血滞。鲤骨烧灰。可疗鱼骨鲠




<目录>上编\卷四泻剂

<篇名>泻湿

内容:泻湿与渗湿不同。渗湿者。受湿无多。止用甘平轻淡。使水缓渗。如水入土。逐步渗泄。

渍不骤。泻湿者。受湿既多。其药既须甘淡以利。又须咸寒以泻。则湿始从热解。故曰泻湿
。然泻亦须分其脏腑。如湿在肺不泄。宜用薏苡仁黑牵牛车前子黄芩白薇之类。但薏苡仁则
治水肿湿痹。疝气热淋。黑牵牛则治香港脚肿满。大小便秘。黄芩则治癃闭肠 。寒热往来。
车前子则治肝肺湿热以导膀胱水邪。白薇则治淋痹酸痛。身热肢满之为异耳!如湿在于脾胃
不泻。宜用木瓜白藓皮蚯蚓白矾寒水石之类。但木瓜则治霍乱泄泻转筋。湿热不调。白藓皮
则治关窍闭塞。溺闭阴肿。蚯蚓则治伏热鬼疰。备极热毒。白矾则能酸收涌吐。逐热去沫。
寒水石则能解热利水之有别耳。如湿在于脾胃不清。宜用扁蓄茵陈苦参刺 皮之类。
但扁蓄苦参则除湿热杀虫。茵陈则除湿热在胃发黄。
刺 皮则治噎膈反胃之不同耳。如湿在心不化。宜用灯草木通黄连连翘珍珠苦楝子之类。

灯草则治五淋伏热。黄连则治实热湿蒸。木通则治心热水闭。连翘则治痈毒淋结。珍珠则治
神气浮游。水胀不消。苦楝子则治热郁狂燥。疝瘕蛊毒之有分耳。若在小肠湿闭而见淋闭茎
痛。则有海金沙以除之。溺闭腹肿。则有赤小豆以利之。娠妊水肿。则有赤茯苓以导之。膀
胱湿闭而见水肿风肿。则有防己以泄之。暑湿内闭。则有猪苓以宣之。小便频数。则有地肤
子以开之。水蓄烦渴。则有泽泻以治之。实热炽甚。则有黄柏以泻之。暑热湿利。则有滑石
以分之。他如肾有邪湿症见血瘀溺闭。则有宜于琥珀海石矣。症见水气浮肿。则有宜于海蛤
矣。症见痔漏淋渴。则有宜于文蛤矣!而寒水石苦参之能入肾除湿。又自可见。肝有邪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