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服) 苍术(一两,与枳壳一两同煮干,炒黄,去术) 莱
菔子
(一两) 小茴(一两) 干漆(一两,各配枳壳一两同煮,如前。再用) 香附(二两)
槟榔
(一两) 元胡(一两) 三棱(二两) 莪术(一两,上二味童便浸) 巴豆仁(三十粒)
同煮干,去豆炒黄,丸豆大。每五七十丸,白汤下。治气鼓。(第五。)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山栀子三百十八

内容:\x炒则不吐。\x
苦,寒,无毒。入心、肺、肝、脾、膀胱经。降心火而通小便,利五淋而泻三焦。止吐
衄淋
痢诸血,清肺胃头目诸热。烦恼懊 之疾,损伤血瘀之 。善吐胸膈浊瘀,最退皮肤熏黄。
生南阳川谷。九月采实。今处处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浓硬,二三月白花六出,
甚香
痢下鲜血,烧灰,水下。(验方第一。)
酒毒下血。同上。(第二。)
衄血,烧灰,水下。(第三。)
血淋涩痛,生末、南滑末,葱汤下。(第四。)
霍乱转筋胀满,未得吐下。烧末酒下立愈。(第五。)
冷热腹痛,同川乌丸服,姜水下。痛在下而热在上是也。(第六。)
心下热痛,炒七枚为末,姜水下,立效。(第七。)
折伤肿痛,同白面捣敷,甚效。(第八。)
水肿兼热,炒末。每米汤下二钱。(第九。)
冲发心胁刺痛,缠绵无时,五尸疰病也。烧末,水下。(第十。)
汤烫火烧,同鸡子白扫之。(十一。)
酒 鼻,炒末,黄蜡丸弹大,每茶下一丸。忌煎炙物,忌酒。(十二。)
\x栀子豉汤\x 山栀 香豉
水煎,取吐。治胸中窒、烦热。又治虚烦不眠,懊 。(诸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酸枣仁三百十九

内容:\x睡多生用,不睡炒用。\x
酸,辛,无毒。足厥阴、少阳、手足少阴药也。温胆益肝,止汗解渴。除虚烦不眠,开
寒热
结气,助筋骨坚强,止手足酸痛。祛湿痹而息久泄,辅阴气而补中宫。
生河东川泽。八月采实。有树大如枣者,实无常形。但枣中味酸而形圆者是。
胆虚不眠,心多惊悸,一两,炒捣,每竹叶汤下二钱。(验方第一。)
胆风多睡,一两,生捣用末,姜茶下。(第二。)
骨蒸不眠,同生地取汁,煎,入大米作粥食。(第三。)
刺入肉不出,烧末,水下立出。(第四。)
躁烦不安,循村而走,炒枣仁、黑栀、竹茹、枳壳、麦冬。(第五。)
病呼难受,乃心烦也。炒枣仁、黑栀、麦冬、枳壳。(第六。)
\x酸枣仁汤\x 枣仁 茯苓 川芎 知母 甘草
治虚劳虚烦不眠。(诸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蕤核仁三百二十

内容:\x汤浸去皮尖,劈,与芒硝、木通同水煮,取仁研膏用。\x
苦,平,无毒。治一切眼疾,除心腹结热结痰。
生函谷、巴西等处,壅州、河东、并州诸处亦有之。木高五六尺,茎间有刺。叶似枸杞
而狭
紫赤色,大如乌豆,形圆而扁,有纹理。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山茱萸三百二十一

内容:\x去核酒蒸。蓼实为使。恶防风、防己、桔梗。\x
酸,平,无毒。入足厥阴、少阴。强阴益精,破积通窍。缩小便而温肝,暖腰膝而助水。

生汉中及琅琊、冤句。九月、十月采实。海州、兖州亦有之。木高丈余,叶似榆,花
白色。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金樱子三百二十二

内容:\x去刺及子,炒用。\x
酸,涩,无毒。缩小便而涩精,止泄痢而敛气。
在处有之。类蔷薇而有刺。四月开白花。实大如指头,状如石榴而长,其核细碎而有白
毛。
补血益精,焙末,用砂仁、蜜丸,酒下。(验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郁李仁三百二十三

内容:\x汤浸去皮尖,用生蜜浸宿一夜,阴干,研膏用。\x
辛,苦,无毒。润肠逐水,破血消食。除水肿浮肿,导结气癖气。
山野处处有之。叶花及树并似大李,惟子小如樱桃,甘酸而香。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

<篇名>女贞实三百二十四

内容:苦,温,无毒。补中养神,强阴明目,扫除百病,平安五脏。健腰膝而变发,肥肌肤而
轻身
处处有之。其叶不凋,凌冬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