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痹塞痛,捣桃白皮服。(十三。)
石淋疼痛,桃胶每水下如枣大一角。(十四。)
血淋痛,桃胶同木香煎服。(十五。)



<目录>本草易读卷六

<篇名>栗二百四十四

内容:甘,温,无毒。益气浓肠,补肾耐饥。治腰脚不遂,疗筋骨断碎。嚼涂肿痛,兼敷血瘀。
小儿疳疮,生嚼敷之。(验方第一。)
苇刺入肉。同上。(第二。)
马咬成疮,烧研敷之。(第三。)
小儿口疮,煮熟常食。(第四。)
金刃斧伤,研敷或嚼敷。(第五。)
骨鲠在咽,栗内薄皮烧末吹入。(第六。)



<目录>本草易读卷六

<篇名>大枣二百四十五

内容:\x去核。\x
甘,平,微苦,酸,无毒。入脾胃二经。养脾开胃,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坚志强力。
和百
药而通九窍,除烦闷而疗肠癖;滋血脉而治风燥,和阴阳而调荣卫。
反胃吐食,大者一枚去核,入斑蝥一个,去头翅,煨熟去斑蝥食之,白汤下。(验方第
一。)
小肠气痛。同上。(第二。)
\x大枣汤\x 大枣 小麦 甘草
治妇人悲伤欲哭,数欠伸,如有神灵。



<目录>本草易读卷六

<篇名>大梨二百四十六

内容:甘,微酸,寒,无毒。润肺凉心,消痰止嗽。除胸塞结热,解心烦气喘,疗疮毒酒毒,
贴汤
伤火伤。暗风不语之疾,二便不利之 。不可多食。
痰喘气急,大梨剜孔,入小黑豆煨熟,捣饼,日日食之。(验方第一。)
暗风不语,取汁服之。(第二。)
小儿风热昏闷,煎汤入大米作粥食。(第三。)
反胃吐食,药物不入,大者一个,丁香十五枚,刺入,煨熟食之。(第四。)
食梨过伤,梨叶煎服。(第五。)
胸满气促,气从脐左右上冲,郁冒而厥者,梨木灰、鸡卵壳中白皮、紫菀、麻黄,或丸
或末或汤俱可。(第六。)
结气咳逆。同上。(第七。)
霍乱吐泻,梨叶煎服。(第八。)
小儿寒疝腹痛,梨叶煎服。(第九。)



<目录>本草易读卷六

<篇名>木瓜二百四十七

内容:酸,温,涩。无毒。入脾、肺、肝、肾。止转筋而平霍乱,退香港脚而消水肿,除呕泻而
却冷
气,治胀痛而强筋骨。助腰肾脚膝之无力,去湿痹烦痞之有余。
处处有之。
香港脚急痛,炙木瓜踏之。(验方第一。)
脚筋挛急,酒水煮烂,捣贴之,冷再易。(第二。)
脐下绞痛,同桑叶、大枣煎服。(第三。)
霍乱转筋,煎服、酒水皆可。(第四。)
霍乱腹痛,同桑叶、大枣煎服。(第五。)
\x虎骨丸\x 木瓜(一斤) 天麻(一斤) 苁蓉(一斤) 牛膝(一斤) 附子(一
两) 虎骨(一两)
酒丸豆大。每五十丸,盐汤下。治两脚痿废不行。(诸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六

<篇名>楂肉二百四十八

内容:酸,甘,无毒。健胃补脾,消食活血。除血块气块,滞血痛胀,解食积肉积,痰饮痞满。

头身之疮痒,解产后之儿枕,止小肠之疝痛,发小儿之痘疹。却水痢而疗吞酸,浴漆疮而治
腰痛。
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也。同糖服之立效。(验方第一。)
偏坠,同茴香丸服。(第二。)
痘疹不快,水煎服,立出红活。(第三。)
痘疹干黑,为末酒下,紫草汤煎。(第四。)
食肉不化,四两煮食,煎饮汁。(第五。)
肠风下血,寒热攻补诸药不效,为末,艾叶汤下。(第六。)
泻痢脐上痛,楂肉一两焙末,白面一把炒熟,分数服。痢红用红糖水,痢白用白糖水。
(第七。)



<目录>本草易读卷六

<篇名>柿饼二百四十九

内容:甘,涩,平,无毒。涩肠开胃,消痰止渴,止血杀虫,退热解毒。消腹中宿血,吐血咯
血,
润心肺而疗肺痿,治反胃而解咳嗽。



<目录>本草易读卷六\柿饼二百四十九

<篇名>柿霜

内容:生津止渴,化痰宁嗽。清上焦心肺之邪热,治咽喉口舌之疮痛。
热呃热渴,脉数,半夏、麦冬、黄芩、炒栀、柴胡、小茴、柿蒂、木香、竹茹、拣砂、
甘草
,心热甚加黄连。(验方第一。)
冷呃,病久肢冷,柿蒂、公丁、半夏、小茴、陈皮、良姜、荔核。此症百死一生。(第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