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鼠屎。\x
辛,微温,无毒。入足阳明、太阴、厥阴,手太阴经。散寒发表,止呕开痰,解郁行血,

嗽下气。除鼻塞头痛之风寒,下胸壅胁满之结实。佐明胶熬,贴风湿痛痹;同半夏煎,下心
腹急痛;并茶叶疗诸痢赤白;兼童便治诸中卒暴。通神明而除秽恶,疗狐臭而搽冻耳,医腹
痛而平霍乱,散水气而消胀满。



<目录>本草易读卷六\生姜二百二十八

<篇名>姜皮

内容:辛,凉。和脾行水,治浮肿胀满。
诸痢赤白,同茶叶水煎,任意呷之。热痢留姜皮,冷痢去姜皮。(验方第一。)
一切诸中卒暴,取汁用童尿服即苏。(第二。)
疟疾寒热,姜四两取汁,露一宿,发日五更面北立饮,未止更作。(第三。)
寒热咳嗽初起,烧姜一角含之。(第四。)
小儿咳嗽,生姜四两,煎水浴之。(第五。)
干呕厥逆,频嚼之。(第六。)
呕哕心痞,生姜半斤水煎,半夏二两水煎,再合二汤同煎分服。(第七。)
反胃虚人,取汁作粥食。(第八。)
霍乱转筋入腹,捣三两,入酒煎服,以渣敷痛处。(第九。)
胸胁满痛,生姜二斤,捣渣留汁,炒热包温患处,冷再入汁炒再温,良久豁然矣。(第
十。)
大便不通,削尖涂盐纳肛门。(十一。)
冷痢不止,生姜煨为末,同干姜末,入白面、醋合丸,水煮,粥下。(十二。)
湿热发黄,生姜时时周身搽之。(十三。)
舌上生苔,姜片时时搽之。(十四。)
满口烂疮,自然汁常漱之。(十五。)
牙痛,焙末与枯矾末同搽之。(十六。)
闪拗手足,同葱白捣烂,合面炒热封之。(十七。)
刀斧金疮,嚼敷勿动,次日生肉。(十八。)
腋下狐臭,姜汁常敷之。(十九。)
赤白癜风,生姜常搽。(二十。)
耳上冻疮,自然汁熬膏敷之。(二十一。)
\x生姜泻心汤\x 生姜 人参 甘草 大枣 干姜 半夏 黄芩 黄连
治心下痞硬,胁下水气。腹中雷鸣,下痢干呕食臭。(诸方第一。)
\x生姜半夏汤\x 生姜 半夏
治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然无奈者。(第二。)



<目录>本草易读卷六

<篇名>干姜二百二十九

内容:\x生逐寒而发表,炮除冷而守中。孕妇忌之。\x
辛,温,无毒。入足阳明、太阴、厥阴、手太阴经。逐寒祛湿,温经止血,定呕消痰,
下气
消食。治内寒之腹痛,疗缩筋之霍乱,止寒湿之呕利,回手足之厥逆。
\x姜附汤\x 干姜 附子
治汗下后,昼躁夜静,脉沉无表,身无大热者。(诸方第一。)
\x柴胡桂姜汤\x 柴胡 黄芩 甘草 桂枝 蒌根 干姜 蛎粉
治汗下后,胸胁满结,小便不利,往来寒热,渴而头汗出者。(第二。)
\x姜连芩参汤\x 干姜 黄芩 人参 黄连
治病素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食入即吐者。(第三。)



<目录>本草易读卷六

<篇名>芫荽二百三十

内容:\x多食发痼疾,金疮、香港脚。\x
辛,温,无毒。起痘疹而辟恶气,通诸窍而发痼疾。
疹痘不快,芫荽二两切,酒煎沃之,候冷口含遍 之,勿 头面。(验方第一。)
野芫荽,



<目录>本草易读卷六

<篇名>茴香二百三十一

内容:\x炒黄用。小茴性平,理气开胃,祛蝇辟臭。大茴性热,多食伤目发疮。\x
辛,平,无毒。入足少阴肾,手太阳小肠。调中止痛,开胃下气。理疝气而疗腰痛,补
命门
胁下刺痛,小茴同枳壳炒末。盐酒汤下。(验方第一。)
疝气入肾炒熨之。(第二。)
绕脐冲心,小肠气也。炒末酒下。或同半夏、枳壳煎。(第三。)
偏坠卵肿,小茴三钱,附子一钱,木香一钱,台参一钱,没药一钱,乳香一钱,水煎服。
加荔核。(第四。)
五般噎疾,小茴、陈皮、青皮、莪术、炙草、拣砂、肉桂、生姜炭、白芷、胡椒、半夏、
阿魏、辰砂,
每嚼咽二丸,醋后下。有内积兼脉沉滞者宜之。兼治九种心痛。(第五。)



<目录>本草易读卷六

<篇名>马齿苋二百三十二

内容:\x马踏菜。\x
酸,寒,无毒。散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祛风杀虫。止诸痢赤白,破血癖症瘕。

悉医。
诸气不调,煮粥食之。(验方第一。)
筋骨疼痛,马齿苋干鲜俱可,用数斤,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