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团,烧研敷之。(十九。)
疮累累如赤豆,生手足肩背瘭疽也。酒合敷之。(二十。)
一切疔肿,猪油合封。(二十一。)
伤米食积,同陈曲末常服。(二十二。)
伤肉积,同上,山楂汤下。(二十三。)
一切腹痛,麦秸草烧灰,淋汁服。(二十四。)
接骨外敷方∶生栀一钱,飞白面三钱,姜汁调敷。损伤肿痛极者,水合敷之。(二十五。)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大麦百九十八

内容:咸,微寒。止渴除热,益气调中,补虚养血,消食止泻,充实脏腑,滑肥肌肤。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大麦百九十八

<篇名>大麦面

内容:平胃止渴,消食除胀,宽胸下气,凉血进食。
食饱胀烦,大麦面炒香,白汤下,以愈为度。(验方第一。)
小儿胀烦欲睡,此伤乳也,用面微炒,水下一钱。(第二。)
麦芒入目,大麦煎洗即出。(第三。)
汤火伤,大麦炒黑为末,油合敷之。(第四。)
破伤肠出,大麦粥汤,洗肠纳入,但饮米糜,百日可愈。(第五。)
猝患淋痛,大麦三两煎汤,入姜汁、蜜代茶。(第六。)
小便不通,陈大麦秸煎汁服之。(第七。)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大麦百九十八

<篇名>大麦芽

内容:\x炒。\x
开胃补脾,和中宽肠,散气破血,通乳落胎。化一切米面果食,消诸般胀结痰气。
妇人乳胀,因丧子。水煎三钱,立效。(验方第一。)
胀饱,同莱菔子煎服。(第二。)
谷劳嗜卧,饱食便卧,四肢烦重,大麦芽三两、椒一两俱炒,干姜三两,为末,白汤下
二钱。(第三。)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荞麦百九十九

内容:甘,平,微寒,无毒。宽肠降气,磨积消痈。除白浊白带,治脾积泄泻。涂丹毒而消热
肿,
疗痢疾而止绞肠。
绞肠痧痛,用面炒焦,热水冲服。(验方第一。)
脾积痢疾,炒面,沙糖水合常服。(第二。)
赤肿热痛,醋合面敷之。(第三。)
嗽而上气,面四两,茶末二钱,蜜二两,水一碗,顺手搅千下,服之,良久气下不止,
即愈也。(第四。)
十水肿喘,同大戟末作饼,炙熟为末,茶下,以利为度。(第五。)
男子白浊,炒末,鸡子清合,丸豆大,每五十,盐水下。(第六。)
赤白带下。同上。(第七。)
噤口痢疾,每沙糖水下面二钱。(第八。)
痈疽发背,麦面、硫黄各二两,井水合饼,晒干,每用一饼,磨水敷之。痛令不痛,不
痛令痛。(第九。)
疮头黑凹,用面煮食即发起。(第十。)
痘疮溃烂,用面频敷。(十一。)
汤火伤,炒面水合敷,神效。(十二。)
男子败积,同大黄末酒下。(十三。)
女子败血。同上。(十四。)
头风畏冷,水调饼敷之,数作汗出愈。(十五。)
染发令黑(十六。)
噎食,荞麦秸烧灰淋汁,煎取白霜一钱,硼砂一钱,为末,每酒下五分。(十七。)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粳米二百

内容:\x陈者下气,宜病患。\x
甘,平,微寒,无毒。补中和胃,益气除烦,清热止渴。壮筋骨而益肠胃,和五脏而好
颜色。
霍乱吐泻,烦渴,入水研汁,合竹沥服之。(验方第一。)
赤痢热躁,入水研汁,入瓶中,贮井底一宿,平旦服之。(第二。)
自汗不止,杵粉绢包扑之。(第三。)
五种尸病,水煮一沸常服之。(第四。)
猝心气痛,水煎一沸即服。(第五。)
初生无皮,杵粉扑之。(第六。)
小儿面耳生疮,嚼敷之。(第七。)
胎动腹痛,下黄汁,脉欲散,同黄 煎服。(第八。)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粳米二百

<篇名>淅二泔

内容:\x即大米泔第二次也。\x
止烦渴而清热,利小便而凉血。
吐血不止,温服频频。(验方第一。)
鼻血。同上。(第二)
服药过剂饮之良。(第三。)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糯米二百零一

内容:\x糯性粘滞,小儿病患忌之,痘病喜之。\x
甘,温,无毒。补脾益肺,益气止泻。坚大便而缩小便,收自汗而发痘疮。
自汗不止,杵粉入龙骨、牡蛎扑之。(验方第一。)
霍乱烦渴,蜜水研汁服之,大米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