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扁而如鳖。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马钱子百六十二

内容:\x番木鳖子。\x
苦,寒,无毒。疗咽喉痛痹,消痞块坚硬。
生回回国,今西土邛州诸处亦有之。蔓生,夏开花。七八月结实如栝蒌,生青熟赤,亦
如木
鳖,而核小色白。彼人言能治一百二十种病,每症各有汤引。或云以豆腐制过,用之良。
病欲去胎,杵膏纳阴中。(验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马兜铃百六十三

内容:\x去革膜,取仁焙用。肺虚寒者勿用。\x
苦,寒,无毒。手太阴肺药也。清肺热而降气,止痰咳而定喘。血痔 疮之疾,水肿心
痛之
生平泽丛林中,七八月采实。关中、河东、河北、江、淮、夔、浙皆有之。作蔓绕树而
生。
叶如山蓣叶,而浓大背白。六月黄紫花,颇类枸杞。七月结实如大枣似铃,作四五瓣。
水肿腹大,喘急,水煎服。(验方第一。)
喘急,同炙草煎服。(第二。)
一切心痛,灯上烧末,酒下立止。(第三。)
痔 肿痛,瓶中烧烟熏之。(第四。)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牵牛子百六十四

内容:\x研取头末用。得青木香、干姜良。或半生半炒。黑丑、白丑。\x
苦,寒,有小毒。专消水肿,最利二便。解一切气壅,逐诸般痰饮。消肿满而攻癖,落
胎孕
处处有之。蔓生,叶似扁豆而三尖,有黑白二种。
一切积气,宿食不化,头末四两,取莱菔剜孔,入药蒸熟,加白蔻末一钱,丸梧子大。
每服
二十丸。(验方第一。)
大便不通,半生半熟为末,姜汤下。(第二。)
水肿猝胀,黑白各头末二钱,白面合饼烧食。因虚者不用。(第三。)
水肿尿涩,取头末,每五分,同上。(第四。)
小儿肿,头末丸服。二便不通者。(第五。)
面上雀斑,为末,鸡子白合敷,旦洗去。(第六。)
小儿夜啼,为末敷脐。(第七。)
小便血淋,为末,姜水下二钱。(第八。)
不拘气水腹鼓。同上第三。因虚者不用。(第九。)
\x夺命散\x 黑、白(各炒末) 大黄 槟榔(等分)
每蜜水下五分。治小儿马脾风、急惊,肺胀喘满,胸高气急,胁缩鼻胀,闷乱咳嗽,烦
渴痰
一。)
\x舟车丸\x 黑丑(四两) 生军(二两) 甘遂(一两 面包煨用) 橘红(一两)
大戟(一两,面
花(一两) 青皮(一两) 木香(五钱) 槟榔(一钱) 轻粉(一钱)
丸豆大,每三钱,以大便利三次为度,不知加之,诸水肿形脉俱实者。(第二。)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凌霄花百六十五

内容:\x畏碱卤。紫薇。\x
味咸,甘,寒,无毒。入厥阴肝。破血祛瘀,通秘落胎,甚止崩带,最攻症瘕。
生西海川谷及山阳,今处处有之。蔓生数尺,得木而上,即高数丈,年久者藤大如杯。
一枝
数叶,叶尖有齿。自夏至秋开花,一枝十余朵,大如牵牛,而头开五瓣,赭黄色,有细点。
八月结荚如豆荚。
粪后下血,浸酒服。(验方第一。)
血崩,为末酒下,后服四物汤。(第二。)
消渴,水煎一两服。(第三。)
通身风痒,为末酒下。(第四。)
大麻风,同地龙、僵蚕、全蝎,炒末酒下。(第五。)
酒 鼻,同山栀末服。(第六。)
经脉不行,酒下末。(第七。)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蔷薇根百六十六

内容:味苦,涩,冷,无毒。入手足阳明经。除风湿诸热,解赤白诸痢。息痈疽疥癣之毒,平
金疮
打扑之肿。杀疳虫而治肚痛,通血结而治牙痛。遗尿消渴之疾,头疮白秃之 。子名营实,
治同。
生零陵及蜀郡。八九月采根。今在处有之。丛生似蔓,而茎硬多刺。小叶尖薄有细齿。
四五
月开花,有红白诸色。
消渴尿多,水煎服。(验方第一。)
小便失禁。同上。(第二。)
尿床,酒煎服。(第三。)
小儿疳痢,煎服,以愈为度。(第四。)
口舌糜烂,水煎常漱。(第五。)
金疮肿痛,烧末白汤下。(第六。)
骨哽不出,为末水下。(第七。)
下疳疮,同叶焙末敷之。(第八。)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月季花百六十七

内容: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