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塞隔气,醋、蜜煎服,吐痰为度。(第五。)
停痰喘咳而呕,同半夏末、皂角,水丸姜下。(第六。)
大肠冷积,蜜丸姜水下。(第七。)
痔疮肿痛,水煎熏洗。(第八。)
诸骨哽咽,一两,砂仁一两,沙糖一两,水煎服。(第九。)
熏疥神方,威灵仙、白芥子、雄黄、山栀为末,卷纸烧熏之。(第十。)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防己百五十三

内容:\x去皮,酒洗用。恶细辛,畏萆 、女菀、卤碱,伏消石。治风宜木防己,治水宜汉\x
\x防己。\x
辛,苦而寒,无毒。足太阴、太阳经药。通行十二经。解脏腑之水气,泄经络之湿邪。
除脚
气之肿痛,退下焦之湿热。手足挛急之疾,关节肿痛之 。乃驱风逐水之要剂,为除湿解热
之灵丹。
出汉中川谷及黔中。二八月采根。其茎如葛蔓延,其根外白内黄,如桔梗内有黑纹。但
汉中
出者,破之文作车辐解,黄实而香,茎梗甚嫩,苗叶小类牵牛。折其茎一头吹之,气从中贯
如木通。他处者青白虚软,又有腥气,皮皱,上有丁足子,名木防己。或以木防己不任用,
而张仲景、孙思邈皆用之,是木防己亦可甚弃也。
肺痿喘嗽,汉防己末,水煎细呷。(验方第一。)
肺痿咯血,汉防己。葶苈为末,糯米汤下。(第二。)
霍乱吐利,防己、白芷末,新水下。(第三。)
目睛猝痛,酒浸为末,酒下。(第四。)
解雄黄毒,水煎服。(第五。)
小便淋涩,木防己、防风、葵子,水煎服。(第六。)
\x木防己汤\x 防己 石膏 人参 桂枝
治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面赤黎黑,脉沉紧者。(诸方第一。)
\x防己茯苓汤\x 防己 黄 桂枝 茯苓 甘草
水煎服。治皮水 肿,按之没指。(第二。)
\x防己黄 汤\x 防己 黄 白术 炙草 姜 枣
治风水皮肿,汗出脉浮。又治风湿相搏,关节沉痛,微肿恶风。(第三。)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木通百五十四

内容:\x古名通草。古方所用,即今之木通;而俗间所谓
甘,淡,无毒。入心、肝、膀胱诸经。利水通淋,止渴退热,安心除烦,通经下乳。耳
聋鼻
塞之滞,喉痹咽肿之疾。通草治同。
生石城山谷及阳城。正二月采干。泽、潞、汉中、江淮、湖南亦有之。藤生,蔓大如指,

茎干大者径三寸。一枝五叶,颇类石苇,又似芍药,三叶相对。夏秋紫花,亦有白花者。结
实如木瓜,食之甘美。
\x导赤散\x 木通 生地 炙草 竹叶
治心热尿赤。(诸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钩藤百五十五

内容:甘,苦,微寒,无毒。手足厥阴药也。除心热,平肝风。治大人头旋目眩,疗小儿惊痫
寒热。发斑疹而止内钓,除
客忤而息胎风。
出建平、秦中兴元等处。三月采。两湖两江山中皆有之。状如葡萄藤而有钩,紫色。古
方多
用皮,后者多用钩,取其力锐耳。
小儿惊热,同滑石、炙草末服。(验方第一。)
猝得痫疾,同炙草煎服,日五夜三。(第二。)
斑疹不快,同紫草末酒下。(第三。)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金银花百五十六

内容:\x忍冬。俗名净花,叶名毛花。\x
辛,甘,微苦,无毒。退热解毒,养血止渴,疗风除湿,补虚祛胀。治热毒血痢肠癖,
疗肿
毒痈疽疥癣。
在处有之。附树延蔓,茎微紫色,对节生叶。叶似薜荔而青,有涩毛。三四月花开长寸
许,
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
四月采花,藤叶不拘时采。
一切肿毒,初起发热,已溃未溃,连茎叶煎服,以渣敷之。(验方第一。)
疔疮便毒。同上。(第二。)
喉痹乳蛾。同上。(第三。)
敷肿拔毒,同大黄焙末,酒水合敷四周。茎叶亦可。(第四。)
痈疽,内托一切,已成未成,同黄 、当归、甘草末服,以渣敷之。叶亦可。(第五。)
恶疮不愈,一两,雄黄五分,瓦器煎之,纸封七重,穿一孔熏疮,大出黄水,再用生肌
药取效。(第六。)
轻粉毒痈。同上。(第七。)
疮久成漏,浸酒常服。(第八。)
热毒血痢,浓煎服。(第九。)
鬼打身青,水煎服。(第十。)
香港脚疼痛,或煎或末常服。(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