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入水,同浸三日。后取
净仁一粒劈开
水吞之。渐加至四、五粒,微利不妨。瓶中水尽更添之。两月后吃大蒜、猪肉
也。若再发再服之,直候不
发乃止。(二十一。)
喘痰嗽,经霜蓖麻叶、霜桑叶、米壳,蜜丸豆大。每五丸,白汤下。(二十二。)
香港脚风肿木痹,蓖麻叶蒸,捣裹之,日三易。(二十三。)
鼻血,以香油涂蓖麻叶,炙热熨囟上。(二十四。)
铁针入肉,蓖麻肉、锻石、红秫谷米饭,捣膏贴之即出。(二十五。)
项侧结核如卵,同山药膏敷之。(二十六。)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常山百三十五

内容:\x酒浸蒸熟用。忌葱菜。\x
辛,苦,微寒,有毒。专截诸疟,最吐老痰。
生益州川谷及汉中。二八月采根。今汴西、湖南、淮、浙亦有之。而海州出者,叶似楸
叶,
八月有花红白色。又茎圆有节,高者三四尺。叶似茗而狭长,两两相当。二月生白花,青萼
。五月结实青圆。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常山百三十五

<篇名>蜀漆

内容:\x常山苗也,八九月采之。\x
辛,苦,微温,有毒。治与常山略同。生用大剂则吐,熟用小剂则否,得大黄则泻。
温疟热多,常山、小麦、竹叶,水煎,五更服。(验方第一。)
牝疟寒多,蜀漆、云母、龙骨为末。发日平旦一服,发前一服。(第二。)
肾疟,四肢冷,腰脊痛,大便难,凄凄而寒,常山、香豉、竹叶、乌梅、葱白,水煎,
发前分服。(第三。)
肺疟,胸多痰,心寒,寒甚乃热,热间时惊。常山三钱,甘草五分,秫米三十五粒,水
煎,发前分服。(第四。)
肝疟,少腹满,喘息如死,或小便如脓,寒多热少,常山一两,醋浸一宿,瓦器焙干。
每二钱,水煎,五更服。(第
五。)
妊娠疟疾,常山、石膏、乌梅、甘草,酒浸一宿,平旦温服。(第六。)
积年久疟,常山、黄连每一两,酒浸一宿,发日早服,发前再服。热当吐,冷当利。(第
七。)
截诸疟汤,常山三两,水渍一宿,发前服,辄吐。(第八。)
截诸疟酒,常山一两,酒渍三日,平旦一服,发时一服。(第九。)
间日疟,常山、大黄、炙草,水煎,五更服,发时又服。(第十。)
久疟不止,常山、槟榔、丁香、乌梅,酒浸一宿,五更服之。(十一。)
胸中痰饮,常山、甘草,每一两,蜜水煎,辄吐,不吐再服。(十二。)
\x截疟常山丸\x 常山(二两)
鸡子百合丸豆大,煮熟晒干收之,每二十丸,竹叶汤下。五更一服,天明一服,发时一
服。
\x截疟黄丹丸\x 常山(二两) 黄丹(半两) 乌梅(一两)
糯米汤丸豆大,每三十丸,凉酒下。隔夜一服,平旦一服,午后方食。(第二。)
\x不二饮\x 常山(二钱) 槟榔(要一雄一雌大者) 贝母(二钱) 知母(二钱)
酒(一盅)
十分酒煎至剩八分,不可过熬,过则不效,露一宿。临发日五更温服。勿令妇人煎药。
治一
切新久疟疾,一剂截住,神效。(第三。)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藜芦百三十六

内容:\x去头。糯米泔浸之,晒干。即山葱也。\x
辛,苦,微寒,有毒。吐风痫痰涎,疔疥癣恶疮。
生泰山之谷,二八月采。今所在山谷皆有。苗叶似车前,茎似葱白,有黑皮裹茎,似棕
皮。
有花肉红色。此有二种∶一种水藜芦,茎叶大同,只是生在近水,根须百余茎,不中药用。
今用者葱白藜芦,根须甚少。
中风不省,牙急,每末服五分。以吐痰为度,不吐再服。(验方第一。)
诸风有痰。同上。(第二。)
久疟痰多。同上。(第三。)
头上生虱,为末掺之。(第四。)
反花恶疮,为末,猪脂合敷。(第五。)
误吞水蛭,为末水下,取吐。(第六。)



<目录>本草易读卷五

<篇名>附子百三十七

内容:\x生用去皮脐入药。熟用水泡,全拆去皮脐,乘热切片炒之。地胆为使,恶蜈蚣,畏\x
\x防风、黑豆、甘草、人参、黄 、绿豆。生用发散,熟用峻补。切片色光黑而润软。今\x
\x时一种附子,片色暗黑而干焦,全失附子气味,用者慎之。\x
辛,甘,大温,无毒。入足太阴脾、少阴肾。通行十二经。暖肾燥脾,除湿逐冷。退手
足之
厥逆,舒踝膝之拘挛,回将绝之元阳,降逆上之浊阴。破症瘕积聚,兼治寒疝,疗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