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入厥阴肝。性行而不留。下乳催生,通经止衄,除风祛痹,行瘀调经。
平金
疮而止血,利小便而除烦。解疮痈之毒,出竹木之刺。
时珍曰∶多生麦地中。高一二尺,三四月开小花如铎铃,红白色。结实如灯笼草子。壳
有五
棱,壳内抱实如豆大,实内细子,圆如细珠。
鼻血不止,连茎叶煎服。(验方第一。)
粪后下血,末服,每一钱。(第二。)
竹木入肉,末服,以根敷之。(第三。)
\x留行散\x 留行 蒴 双皮 浓朴 黄芩 白芍 干姜 甘草 川椒
治金疮、刀斧伤亡血。大疮饮服,小疮粉之。(诸方第一。)
\x涌泉散\x 留行 穿山甲 龙骨 瞿麦穗
等分为末,每酒下二钱。治因气无乳,仍以木梳梳之。(第二。)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

<篇名>葶苈百十八

内容:\x拌糯米炒用。榆皮为使,得酒良,恶僵蚕。\x
辛,苦,大寒,无毒。入足太阳膀胱经。下气行水,消肿除痰,止咳定喘,通经利便。
破积
聚症结,解风热痱痒。虚人忌之。
生田野间。春生苗叶,高六七寸,似荠。三月开花,色黄淡。结角粗且短,角中细子色
黄。
一种狗芥,叶似芥,近根下作歧,生角细长,盖甜葶苈也。
通身肿满,苦葶苈,枣肉丸,双皮汤下。(验方第一。)
水肿喘满,面赤烦渴,小水不利,甜葶苈、汉防己、猪苓丸服,白汤下。(第二。)
水肿尿涩,先煮大枣,去渣,入葶苈末,再熬丸服。(第三。)
积聚腹胀,一升熬之,酒五升浸七日服。(第四。)
痰饮咳嗽,同知母、贝母炒末,枣肉、砂糖丸弹大,含咽之。脉弦紧者。(第五。)
痰喘,枣肉丸服。(第六。)
咳而上气不卧,或一身肿或面肿,或足肿。以微火熬研,绢盛浸酒中三日,每服两
枣许,以利为度。(第七。)
月水不通,蜜丸绵包纳阴中,数易之。未生子者不可用。男不在家者不可用。(第八。)
头风疼,为末,以汤淋沐头三四度。(第九。)
白秃头疮,为末涂之。(第十。)
\x葶苈大枣汤\x 葶苈
捣丸弹大。枣十二,水三盅,煎二盅,入葶苈丸一枚,煮取一盅,(诸方第一。) 顿服。

不卧。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

<篇名>车前百十九

内容:\x入汤炒用,入丸散酒煮,研烂作饼,晒干焙用。常山为使。\x
甘,寒,无毒。利小便而止泻,益阴精而明目。除障翳赤痛之眼疾,解烦热淋沥之热邪。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车前百十九

<篇名>根茎

内容:甘,寒,滑利,无毒。消瘀解衄,利水通淋。治金疮而止血,除烦热而下气。
处处有之。春初苗叶布地,中抽数茎作穗,长花甚细密,实如葶苈子,赤黑色。园圃所
种者
大,道边生者小短。
小便不通,车前草半斤煎服。(验方第一。)
鼻血不已,同上,叶亦可。(第二。)
金疮血出,捣敷之。(第三。)
热痢不止,叶取汁,入蜜煎服。(第四。)
产后血渗,入大小肠。车前草取汁,入蜜煎服。(第五。)
湿气腰痛,连根七科,连须葱七茎,大枣七枚,煮酒服。终身不发。(第六。)
目赤作疼,取汁,入芒硝末涂眼。(第七。)
小儿目疼,取汁合竹沥点之。(第八。)
目中微翳,车前叶、枸杞叶,手中揉汁,以桑叶两重包之,悬阴处一宿,取点目,五次
愈也。(第九。)
石淋作痛,绢袋盛三两,水煮服,须臾石下。(第十。)
血淋作痛,每车前叶煎汤,下车前子末二钱。(十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

<篇名>马鞭草百二十

内容:辛,苦,微寒,无毒。破血通经,杀虫消胀。治气血症结,消痈毒阴肿。
村墟下地甚多,衡山、庐山、江淮皆有之。春生苗,方茎,叶似益母,对生。夏秋开细
紫花
男阴肿疼,人不能治者,捣敷之。(验方第一。)
鼓胀烦渴,身干黑瘦,水煎服。(第二。)
经闭瘕块,肋胀欲死,煎汁作膏,酒化下。(第三。)
酒积下血,为灰四分,白芷灰一分,丸服。(第四。)
鱼肉症结,在胸膈不化,取汁服。(第五。)
发背痈肿,取汁服,外敷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

<篇名>连翘百二十一

内容:微苦,辛,凉,无毒。入手足少阳,手阳明、少阴、厥阴。排疮脓,消肿毒,通月经、
治五
淋。散诸经血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