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莪术六十六

内容:\x醋炒用。\x
辛,苦,气温,无毒。破血行气,消积去瘀,开胃化食,通经解毒。疗心腹诸痛,解气
血诸
结。奔豚 癖之疾,霍乱吐酸之 。
生西戎及广南诸州,今浙省或有之。三月生苗,在田野中。茎如钱大,高二三尺。叶青
白,
长一二尺,大五寸以来,颇类 荷。根如鸡鸭卵,大小不常。九月采。
一切冷气,抢心切痛,发即欲死。醋煮莪术二两,木香两,为末醋下。(验方第一。)
久患心腹痛,时发时止。同上。(第二。)
血气游走作痛及腰痛,同干漆末酒下。(第三。)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

<篇名>三棱六十七

内容:\x醋炒用。\x
甘,平,温,苦,无毒。散一切血瘀,开诸般气结。有通经坠胎之能,擅止痛消肿之权。

聚固结,非此莫疗;疮肿坚硬,少此无力。
荆襄、江淮、济南、河陕间皆有之,多生荒废陂泽湿地。春时丛生,夏秋抽茎,茎端复
生数
叶,花开六七枚,皆细碎成穗,黄紫色,中有细子。其茎叶花实俱有三棱,并与香附苗叶花
实一样,但长大尔。其根多须,削去须皮,恰似鲫鱼。今举世所用,皆淮南红蒲根也,其体
至坚,茎叶花实不复有三棱。刻削鱼形,因缘差失,不复辨别。
癖气块,同青皮、陈皮、木香、肉蔻、槟榔,少加 砂丸服。(验方第一。)
癖不瘥,胁下如石,同大黄为末,醋熬膏。生姜、陈皮汤下,以利为度。(第二。)
小儿气癖,煎汁作羹粥食。(第三。)
\x三棱煎\x 三棱(一斤)
水煮去渣,再熬如稠糖状,每旦酒下一匕。治症瘕腹胀。(诸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四

<篇名>香附六十八

内容:\x去毛,醋、酒、童尿、盐水四制。\x
甘,苦,微寒,无毒。足厥阴、手少阴药也。理一切气血,止诸般疼痛。解情思之结郁,

胸腹之客热。霍乱吐泻之疾,痰饮痞满之 。消饮食而攻积聚,治崩漏而止带下,调月经而
理胎产,平痈疽而解疮疡。
处处有之。叶如老韭而硬,有棱,可作雨衣。五六月抽一茎,三棱中空,茎端复出数叶,

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细子。其根有须,须下结子,转相延生。多生田野。二月、八月采取。
为妇科要药。
气虚浮肿,制末丸服。(验方第一。)
癖往来痛,同南星、姜汁丸。(第二。)
疝胀痛
消渴积年,同茯苓末,陈皮水下。(第四。)
蜈蚣伤,嚼敷。(第五。)
诸般牙痛,同艾叶煎漱。(第六。)
耳猝聋,炒末,莱菔子汤下。(第七。)
睛痛冷泪羞明,同夏枯草末下。(第八。)
妇人头痛,为末,茶下。(第九。)
气郁头痛,同川芎末茶下。(第十。)
偏正头风,香附一斤,乌头一两,甘草二两,密丸弹大,茶下。(十一。)
脱肛,同荆芥末水煎洗。(十二。)
诸般下血,四制为末或丸。宜妇人。(十三。)
淋血痛甚,同陈皮、赤苓末下。(十四。)
尿血,先煎服香附,后服地榆。(十五。)
肺破咯血,米饮下末。(十六。)
气郁吐血,童尿下末。(十七。)
产后狂渴,姜枣下末。(十八。)
临产顺胎,同砂仁、炙草末服。(十九。)
妊娠恶阻,同藿香、甘草末服。(二十。)
安胎,苏梗汤下末。(二十一。)
赤白带,同赤芍末下。(二十二。)
下血血崩,酒下焦末。(二十三。)
妇人腹胀头晕,佐茯苓、甘草、橘红末下。(二十四。)
\x九气汤\x 香附 郁金 甘草 姜引 水治九种心痛,膈气、风气、寒气、忧气、
惊气、喜气、怒气、山岚瘴气、
积聚痞气。心腹刺
\x黄鹤丹\x 香附(一斤) 黄连(半斤)
丸服。内伤米饮下,气病木香汤下,血病酒下,痰病姜汤下,火病白汤下。(第二。)
\x青囊丸\x 香附(一斤) 乌药(五两)
醋丸。头痛茶下,痰气姜汤下,血病酒下。(第三。)
\x一品丸\x 香附(焙末)
蜜丸弹大,水下。治热气上攻,头目昏眩与偏正头痛。(第四。)
\x快气汤\x 香附(一斤) 砂仁(半斤) 炙草(四两)
每末服二钱。治一切气痰,心腹胀满,噎塞噫气,吞酸痰逆,呕恶酒醉。(第五。)
\x小乌沉汤\x 香附(二十两) 乌药(十两) 甘草(一两)
每末下二钱。治心腹刺痛。(第六。)
\x艾附丸\x 香附(三两) 艾叶(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