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内容:\x微焙用。当归为使,恶旋覆花,制雄黄、硫黄。\x
辛,温,无毒。手足阳明,手太阴药也。解三经风热之燥痒,除阳明头目之昏痛,调血
崩血
闭之大症,住鼻衄鼻渊之细 。痔漏疮痈最宜,瘰 疥癣亦医。目痒泪出,面 瘢生。活血
排脓,止痛生肌。疗心腹之血刺,兼疗肠风肠秘,除眉棱之骨痛,并除牙痛目 ,刀斧金疮
之伤,砒毒蛇咬之灾。性升散,气芬芳,血热有虚火忌之。
生河东山谷。二八月采。今所在有之,吴地尤多。春生叶,相对婆娑,紫色,阔三指许。

白微黄。伏后结子,秋后苗枯,以黄泽者为佳。四条一处生者,名丧公藤,勿用。
小便出血,同当归末服。(验方第一。)
肠风下血,末服。(第二。)
痔漏出血。同上,又煎洗。(第三。)
衄不已,为末,以所出血合敷山根。(第四。)
肿毒热痛,为末,醋合敷之。(第五。)
乳痈初起,同贝母末酒下。(第六。)
疔疮初起,同生姜服,发汗。(第七。)
痈疽赤肿,同大黄末服。(第八。)
刀斧伤疮,嚼敷之。(第九。)
解信石毒,井水下末。(第十。)
诸骨哽咽,同半夏末水下,呕出。(十一。)
毒蛇伤∶(一人被蛇)伤昏死,一臂如股,遍身皮胀,黄黑色。一道人以新水合白芷末
一斤,灌之。觉脐中 然,
黄水自口出,腥气逆人,良久而消。一人为蛇伤,一脚溃烂,百药不效。一僧以新水洗净败
肉,内
芷末,入胆矾、元香少许掺之,恶水涌出,日日如此,一月而平。(十二。)
一切伤寒,不论阴阳轻重,老少男女妊娠,皆可用之。白芷一两,甘草半两,葱、
姜、枣,水煎取汗,不汗更服。更可卜人之好恶也。如煎黑色,或误打翻,即难愈;如煎药
黄色,无不愈者。忌妇人、鸡犬见之。(十三。)
风寒流涕,同芥穗末茶下。(十四。)
小儿身热,煎水浴之,取汗忌风。(十五。)
头面诸痛,以莱菔汁浸透,晒干为末,白汤下或吹鼻。(十六。)
偏正头风,百药不效,一服更好,天下第一方也。白芷两半,川芎、甘草、乌头各一钱,
俱炒,末,细茶、薄荷汤
下之。(十七。)
眉棱骨痛,同羌活、香附。(十八。)
风热牙痛,同朱砂蜜丸搽牙。(十九。)
一切目疾,同雄黄蜜丸弹大,朱砂为衣,茶下一丸。还睛丸。(二十。)
口臭,为末,每水下一钱。(二十一。)
盗汗,一两,辰砂五分,每酒下二钱末。(二十二。)
血风反胃,为末,猪血七片,沸汤泡七次,蘸末食之。(二十三。)
香港脚肿痛,同芥子末,姜汁合敷。(二十四。)
白带,四两,锻石淹三宿,去灰为末,每酒下二钱。(二十五。)
难产,末下五钱。(二十六。)
胎前产后,虚损,经不调与横生逆产,同百草霜末,芎归汤下。(二十七。)
大便风秘,蜜水下末。(二十八。)
小便结涩,醋炙末,酒煎,木通、甘草汤下。(二十九。)
\x冲和膏\x 紫荆皮(五) 独活(三) 白芷(三) 赤芍(二) 菖蒲(二)
为末,葱水、热酒均可调敷。(诸方第一。)
牙根痛连腮颊肿痛,口难张,骨槽风也。白芷 桔梗 台参 黄 (少用) 藿香 肉
桂(少用) 甘草 白术 川
芎当归 白芍 麦冬 姜 枣(第二。)



<目录>本草易读卷三

<篇名>白芍五十一

内容:\x生用治痢,酒炒辟寒,醋炙入妇科血分。恶石斛、芒硝,畏硝石、鳖甲、小蓟,反\x
\x藜芦。\x
酸,寒,苦,平,无毒,性敛涩。入肝、胆、肺、脾诸经。补血泻肝,安脾宁肺,散瘀
利水
,除烦退热。固腠理而敛汗,和血脉而收气,解腹痛而平肝,除后重而止痢。心痞胁痛之疾
,鼻衄目涩之 ,痈肿疝瘕之凝,痔漏疮疥之科。平肺胀之喘逆,伸足挛之拘急。妇科一切
悉疗,产后诸症宜忌。按仲景产后诸症,不遗白芍,是产后不忌芍也。脉缓有汗者宜之。
生中岳山谷。二八月采。今处处有之,以淮南者为胜。春生红芽作丛,三枝五叶。夏初开花
,有红白紫淡数种。
目珠突出,白芍、杏仁、柴胡、丹皮、首乌、甘草。(验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三\白芍五十一

<篇名>赤芍

内容:苦,寒,无毒。泻肝火,散瘀血,疗腹痛,除积结。去肠风痈肿,调血痹疝瘕。利水有
力,
腹中虚痛,佐炙草服。脉缓者。(验方第一。)
香港脚肿痛,佐炙草末服。(第二。)
消渴,他药不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