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白虎原方加桂枝。
治温疟脉如平,无寒但热,骨节烦痛,或呕者。(第二。)
\x枣仁汤\x 枣仁 甘草 知母 茯苓 川芎
治虚劳虚烦不眠。(第三。)
\x大补阴丸\x 知母 黄柏 熟地 龟板
蜜丸。治骨蒸盗汗,肺痿咳血。(第四。)
\x虎潜丸\x 龟板 黄柏 知母 熟地 牛膝 白芍 锁阳 虎骨 当归 陈皮 羊

捣丸。治筋骨痿软,不能履步,肾阴不足也。(第五。)
\x滋肾丸\x 知母 黄柏 肉桂
水丸服。治小便闭,不渴,热在下焦也。(第六。)



<目录>本草易读卷三

<篇名>天麻第八

内容:\x酒浸焙用,鲜明者良。\x
甘,平,微温,无毒。入厥阴肝。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疗风热麻痹,语言不遂。风
痫惊
悸良剂,眩晕头痛灵丹。血液衰少及类中风者忌用。
生平泽。茎似马鞭草,节节生紫花,花中有子如葙子。与御风草相似,只是茎叶不同。
根茎
斑,叶背部有青点者,御风草也。
眼黑头旋,同川芎服。(验方第一。)
腰脚痛,同半夏、细辛,绢盛蒸热熨之。(第二。)
消风化痰,清头目,同川芎丸服。(第三。)
肝虚不足,同川芎服。(第四。)



<目录>本草易读卷三

<篇名>白术第九

内容:\x陈壁土炒用。\x
甘,温,苦,平,无毒。入脾胃二经。燥湿补脾,温中和胃,生津止渴,已呕住泻。进
饮食
,祛劳倦,消痰水,除肌热。君黄芩而安胎,佐枳实以消痞。血燥无湿者禁用,疮疡溃后忌
之,以能生脓作痛也。
处处有之,以茅山、嵩山、蒋山、白山者为良。今生杭、越、舒、宣诸州山岗上。叶叶
相对
,上有毛。方茎,茎端有花,淡紫碧红数色,根作桠生。大块紫花,根如云头者佳。盖古方
所用,皆白术也。又古方苍白不分是也。今市人多以米粉涂令白,非自然矣,宜刮去之。
齿牙日长,名髓溢。水煎漱服,用生的。(验方第一。)
妊娠束胎,同枳壳丸服。胎瘦易产也。(第二。)
肠风积年,同生地丸服。(第三。)
小儿久泻、不化食,同半夏、公丁、姜汁丸服。(第四。)
老人常泻,同苍术丸服。(第五。)
老少滑泻,同山药丸服。(第六。)
七。)
湿泻暑泻,同车前子共末,汤下二钱。(第八。)
脾虚胀满,同陈皮丸服。(第九。)
心下坚如盘,同枳实煎服。(第十。)
胸胁满闷,无火者,末服。(十一。)
心下有水,同泽泻煎服。(十二。)
四肢肿满,姜引,水煎频服。(十三。)
中风口噤,煎服二钱。(十四。)
产后冷直口噤,同泽泻、生姜煎服。(十五。)
头忽眩晕,食无味,术同曲丸服。(十六。)
中湿骨痛,酒煎服。(十七。)
妇人血虚肌热,同茯苓、白芍、甘草为末,姜枣下。(十八。)
小儿蒸热,瘦不食。方同上。(十九。)
风瘙瘾疹,为末,酒服。(二十。)
面多 ,苦酒渍之,频拭。(二十一。)
自汗不止,末服。(二十二。)
虚汗,同小麦煮干,去麦,末服。(二十三。)
产后但呕,同生姜,酒水温煎服。(二十四。)
\x桂附去桂加白汤\x 甘草 生姜 大枣 附子 白术
治身体烦痛,大便坚,小便自利者。(诸方第一。)
\x越婢加术汤\x 麻黄 甘草 石膏 姜 枣 白术
治一身黄肿,小便不利而渴者,里水也。(第二。)
\x麻黄加术汤\x 麻黄 杏仁 炙草 桂枝 白术
治一身烦痛,或小水不利。(第三。)
\x理中丸\x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治霍乱寒多不用水者。(第四。)
\x白术散\x 白术 川椒 川芎 牡蛎
妊娠养胎。(第五。)
\x茯苓饮\x 茯苓 人参 陈皮 白术 枳实 生姜
治心胸有痰饮宿水。(第六。)
\x桂苓甘术汤\x 桂枝 茯苓 白术 甘草
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有目眩。又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第七。)
台参 白术 当归 砂仁 山药 白芍 熟地 甘草 陈皮 大枣
水煎。截疟愈后补养之剂。(第八。)
\x木香丸\x 木香 青皮 白术 姜黄 豆蔻 阿魏(等分)
醋丸豆大,每二十丸,姜汤下。治单腹胀。(第九。)
白术 台参 云苓 炙 麦冬 归身
治子痫晕倒口噤,须臾而苏。(第十。)



<目录>本草易读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