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壳

内容:〔害〕泄肺走大肠,而能损至高之气,肺气虚弱者忌之。脾胃虚,中宫不运,而痰壅喘
急者
忌之。咳嗽不因于风寒入肺而气壅者服之,反能增剧。咳嗽由阴虚火炎者服之,立致危殆。
〔利〕苦微寒,入肺、脾、胃、肝、大肠五经,破至高之气,除咳逆停痰,助传导之官,

水留胀满,兼能清膀胱,枳实性急,枳壳性缓,俱可磨汁用,而力更迅。
〔修治〕去瓤切片,麸皮炒用。



<目录>脾部药队\〔泻脾次将〕

<篇名>大腹皮

内容:〔害〕性与槟榔相似,病患稍涉虚者,概不可用。
〔利〕辛微温,泄脾下气,宽胸行水,通大小肠,治水肿、香港脚、痞胀、痰膈、瘴疟。
〔修治〕去子洗净,如绒,用其子,近今肆中,伪充槟榔入药。孙思邈曰∶“鸩鸟多栖
槟榔
树上,凡用槟榔大腹子皮,宜先以酒洗,以大豆汁再洗过,晒干入灰火烧煨,切用。



<目录>脾部药队\〔泻脾次将〕

<篇名>浓朴

内容:〔害〕辛温大热,性专消导,散而不收,脱人元气,略无补益之功。故凡呕吐不因寒痰
冷积
,而由于胃虚火气炎上;腹痛因于血虚脾阴不足,而非停滞所致;泄泻因于火热暴注,而非
积寒伤冷;腹满因于中气不足,气不归元,而非气实壅滞;中风由于阴虚火炎,猝致僵仆,
而非西北真中风;寒邪伤寒发热头痛,而无痞寒胀满之候;小儿吐泻乳食,将成慢惊;大人
气虚血槁,延为膈症;老人脾虚不能运化,偶有停积;娠妇恶阻,水谷不入,娠妇胎气升眩
晕,娠妇伤食停冷,娠妇腹痛泻痢,娠妇伤寒伤风,产后血虚腹痛,产后中满作喘,产后泄
泻反胃;以上诸症,法所咸忌。若误投之,轻病变重,重病必危。不究其源一概滥用,虽一
时未见其害,而清纯冲和之气,默为之耗,娠妇服之,大损胎元,可不慎哉。恶硝石泽泻
,忌豆。
〔利〕苦降能泻实满,辛温能散湿满。入脾胃二经,平胃气,调中,消痰,化食,行结
水,
破宿血,散风寒,调胸腹而止痛,杀脏虫,治反胃,呕逆喘咳,泻利冷痛共主,乃结者散之
之药也。干姜为使。
〔修治〕七八月采之,味甘美,取皮阴干,姜汁炒,刮去粗皮,用生姜汁炒炙,或浸炒
用。
味苦,不以姜制,则棘喉舌。梓州龙州者为上,皮极鳞皱而紫色多润,味辛者佳。薄而白者
,不堪入药。



<目录>脾部药队\〔泻脾次将〕

<篇名>使君子

内容:〔害〕无虫积者勿食,凡小儿泄泻,是暑气所伤者,禁与肉果、诃子等涩热药同用。服
使君
子后,亦忌食热物热茶,犯之即作泄泻。
〔利〕甘温,入脾胃二经。杀虫消积,治五疳、便浊、泻痢 疮。为小儿科要药。
〔修治〕出岭南州郡。七月采子壳,生用或蒸熟食,或以壳煎汤咽下,或云七生七煨合
服。



<目录>脾部药队\〔泻脾次将〕

<篇名>白芷

内容:〔害〕燥能耗血,散能损气,有虚火者忌。凡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由阴虚火
炽,
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
〔利〕辛温,入肺、脾、大肠三经。通窍发汗,除湿散风,皮肤燥痒,风热为病;及血
崩血
闭,肠风痔 ,湿热为病;尤治头风齿痛,目泪眉疼宜之。
〔修治〕二八月采根曝干,以黄泽者为佳。洗刮寸截,以锻石拌匀晒收,为其易蛀并欲
色白
,入药微焙切片用,勿用四条一处生者,名丧公藤,又勿用马兰根。



<目录>脾部药队\〔泻脾次将〕

<篇名>鸡内金

内容:〔害〕同麦芽。
〔利〕甘平性涩,入脾去烦热,消水谷,通大小肠,治遗溺便数。
〔修治〕剖取,不可落水,去宿食,瓦上炙入药。男用雌,女用雄。



<目录>脾部药队\〔泻脾次将〕

<篇名>橘皮

内容:〔害〕气味辛温,能耗真气。凡中气虚,气不归元,忌与耗气药同用。胃虚有火呕吐,
不宜
与温热香燥药同用。阴虚咳嗽生痰,不宜与半夏、南星等同用。
化州陈皮,消伐太峻,不宜滥用。
〔利〕苦辛温,入肺、脾、胃三经。止嗽定呕清痰,理气和中妙品。留白补胃偏宜,去
白疏
通专掌。化州陈皮,苦能泄气,又能燥湿,辛能散气,温能和气,同补气药则补,同泻药则
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橘络辛温,宣气通络,治络用为引经,酒炒用